生态自然观的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与科学基础

如题所述

自20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所能地为人类服务,物质财富大量涌流,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种灾难性的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口此等等。然而,现代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此相联系,生态科学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的结晶。 2.1.1 生态危机的概念
所谓生态危机,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生态危机是与生态失衡相联系的。1949年,美国学者福格特 (W.Vogt)在《生存之路》一书中首次提出“生态平衡”的概念,他把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而引起生态条件的恶化所导致的不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现象,概括为“生态失衡”,并由此强调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说:“我们必须进一步认识到生态平衡面临严重的情况,即我们的环境阻力①正在因过度砍伐、森林火灾、过度放牧、不良耕作法、种植过度、土地结构崩溃、地下水降低、野生动物灭绝等原因而迅速增加。”
2.1.2 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1)人口激增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了三百多万年。在开始的岁月里,人口发展非常缓慢。公元初年,世界总人口只有2.3亿。1830年全世界人口才达到第一个10亿。当时的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不过0.5%。到1930年,世界人口总数也只有20亿。真正的人口高速增长,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50年至1987年,世界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89%,1960年为30亿,1974年为4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第二、三;四、五、六个10亿分别用了100年、30年、15年、12年、12年。人口问题反映了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的矛盾。人口增加,必须要开发更多的土地、森林、草地和渔场,开发更多的水资源、能源?和地下矿藏,从而加剧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然而,地球表面的生态资源是有限的,迄今为止还看不到大规模向太空移民的可靠前景。
(2)自然资源消耗、短缺
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它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按自然资源的物质属性,通常将其分为再生性资源和非再生性资源二类。前者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可更新、可循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生物资源等,后者是指在现阶段不可更新、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煤、石油等矿物资源。“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非再生性资源的枯竭、短缺、污染,可再生性资源的锐减、退化、濒危。其中土壤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等问题尤为突出。
研究表明,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年至 400年的漫长岁月。然而,全球土壤流失量已增加到每年600亿吨,已超过新土壤的形成量。其直接结果是土层瘠薄,肥力下降。目前全球大约 30%的陆地发生沙漠化现象,平均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沦为沙漠。因沙漠化和土壤退化而丧失生产力的土地,每年就有2 000万公顷。土壤资源流失的结果,使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由1975年的3 200平方米减少为2000年的1 500平方米。
土地沙漠化之所以迅速扩展,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打乱了水分的循环,气候出现干旱,土地出现松散的流沙沉积。据世界观察研究所报告,在500年前,地球的陆地面积有2/3为森林覆盖,总面积达76亿公顷,到1990年减到34亿公顷,覆盖着大约三分之一的陆地面积。目前,世界森林面积正以每年 2 000万公顷的速度从地球上消失。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枢纽, 它同人类利益息息相关。特别是有“地球之肺’’之称的热带雨林横遭破坏受到全世界普遍关注。
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加速了生物物种的灭绝。据资料记载,石器时代,物种灭绝速度为每1 000年1种;19世纪工业革命时代,物种灭绝达到每年1种;20世纪中叶发展到每天一个物种灭绝,现在每6个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1850年以来,人类已使75种鸟类和哺乳动物绝种,使359种鸟类和297种兽类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有2 500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濒于灭绝的危险。生物遗传的多样性,即所谓基因库,对人类的长远利益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每消失一个物种都将是一个无可挽回的损失。
矿物资源也处在危急之中;现代工业国家消耗的矿物资源主要是燃料矿物和金属矿物。矿物资源是属于非再生性资源。这些矿物是经过千百万年的地质运动,在地壳中形成的,其数量有限,在人类生产发展的短暂历史时期,它们不能恢复。因此,人类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耗尽这些矿物储备。
(3) 环境污染
所谓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引入环境的物质和能量,造成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及生态系统稳定的现象。一般说来,可以根据污染物起作用的空间处所差别,把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也可以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将环境污染分为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目前,最具全球规模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酸雨蔓延、臭氧层耗损和温室效应。
酸雨,通常是指和大气沉降相关的一种复杂现象,是大气污染后产生的酸性沉降物。由于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雨中含有这种沉降物,故习惯上称为酸雨。实际上,酸性物质不仅仅依附于雨、雪、雾和露水,而且它们可以作为于尘粒降到地面。酸雨中含有多种无机酸和有机酸,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部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气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酸雨。酸雨不仅会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加速金属;石料、涂层等风化,降低林木抗病虫害的能力,而且还会造成湖泊;河流酸化,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最新研究表明,酸雨引起的环境污染会损害人的大脑,引起早老性痴呆症。
臭氧是大气中的微量元素,主要密集在离地面20-25公里的平流层内,称为臭氧层。臭氧层的含量只有大气质量的1/10,但它好比地球的“保护伞”,过滤了太阳99%的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灵万物。科学探测发现,在北美、欧洲、新西兰上空,臭氧层正在变薄,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已出现了“空洞”。其主要原;因是人类在使用挥发剂、冷冻剂、消毒剂、起泡剂、灭火剂等化学制品时,向大气中排放的氯氟烃类物质 (尤其是氟利昂)在紫外线照射下会放出氯原子,氯原子夺去臭氧中的一个氧原子,使臭氧变成纯氧,从而使臭氧层遭到破坏。臭氧的减少会使更多的紫外线射入地面,使人类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增加,降低人体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
所谓“温室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人地面,而地面增温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烃以及水气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使大气变暖的效应。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人大气中的二氧化二氮相应增多,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应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由于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强。据统计,在过去的:100年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了25%,全球平均气温上升0.3℃~0.7℃。目前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65多亿吨,递增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估计到本世纪中叶,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5℃—4.5℃。地球升温 1.5℃—4.5℃,将使海平面上升30cm—50cm,海岸和河口地区将直接受到严重威胁,并造成全球气候反常。
2.1.3 对于“生态危机”的反思
所谓“生态危机”,首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危机。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是同过去三四个世纪中人把自己视做自然的统治者和主宰者的观念与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统治、征服、控制、支配自然的欲望是现代精神的中心特征之一。”在这种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下,人们追求的主要是使自然界来合乎人的需要、目的和特性,却较少考虑如何使人的需要和特性等适合和适应自然的特性、法则和生态规律;人们普遍注重强调人改造;征服和战胜自然的力量的增长提高与发展,而忽视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的调节能力和人对不断变化着的自然界的适应能力的训练、提高和发展;人们一味陶醉于对大自然的胜利和统治,却忽视了我们对自然的每一胜利,都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
“生态危机”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是社会异化的产物。例如,当今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置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国际公法于不顾,肆意向发展中国家倾倒垃圾、化学废料,把公害型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贫穷和债务也加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全球性“生态危机”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传统工业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方式之上的,它寻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人类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极大地扩张了驾驭自然的种种能力,却没有同样扩大保存和保护自然的能力。传统工业无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使得人类能够以从前无法想象的巨大力量来燃烧、砍伐、挖掘、移动、改变各种各样的物质,从而严重地损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
全球性“生态危机”也是由于传统的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所致。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传统发展观为世界许多国家所运用。按照这种发展观,自然资源可以无偿地利用。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没有人类劳动参与的东西就不能体现价值,因此自然资源是无价的或低价的,可随意地无偿地利用,自然环境的各种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巨大经济增长即以漫无节制地消耗地球上大量不可再生资源为代价。按照这种发展观,就可以把发展理解为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增长,将GNP作为衡量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国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首要指标。但在这一指标中,既没有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也没有反映环境质量这二重要价值的丧失程度。事实证明,这种发展观是有很大局限性和片面性的。 2.2.1 作为人类“生存之科学”的生态学
生态学原本是一门研究动植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主要分科之一。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世界范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尖锐,以及系统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生态学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活动方面,把人类这一生物物种也列人生态系统中,采研究人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当生态学成为关于人类的生态学时,就把人类安置于他们的Oikos——他们的‘家’的逻辑之中”。这样,生态学就变成了一门关于人类“生存之科学”(Science Of survival)。
现代生态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彰显了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具体而生动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杂食性消费者的生态位上。人作为大自然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由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所组成的金字塔形的食物链中,人类同其他动物一起共同消费自然界的水、空气、阳光等生活资料,但作为有能动性的人类的消费与其他动物的消费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的消费是建立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以改造自然为目的的高级消费。人类的消费方式、方法、范围和质量与其改造自然的方式、方法和结果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使他们的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遍死亡一起消灭。”由人类改造自然的盲目性造成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最终还要通过负反馈来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第二,人还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在人类产生以前,甚至在人类产生之后一个相当时期内,生态系统是靠?自然调节机制来调节的,因而当生态系统陷入无序时会经过自我调节达到新:的有序状态。但是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大规模地无限度的滥用,尤其是工业社会对自然的污染,使大自然应接不暇,单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便难以恢复正常状态了。人作为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其调控的现实对象是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影响,即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过程。所谓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即是说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两者都必须对这种相互作用发生特定的进化变化。也就是说;两者通过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通过相互之间的适应性选择和制约,在人类创造自己社会历史的同时,维护地球健全的生态系统,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维持生命的能力。
2.2.1生态理念和生态规律
生态学中的整体的观念、循环的观念、平衡:的观念和多样性的观念,以及它所揭示的生态规律,构成了生态自然观的重要理念和科学根据。
整体的观念,是说生物(包括人在内)与其环境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生物均不能脱离环境而单独存在;循环的观念,是指作为生产者的植物、消费者的动物、分解者的微生物,它们互相耦合,形成由生产、消费和分解三个环节构成的无废弃物的物质循环;平衡的观念,认为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金字塔结构和循环体系处在一个动态的平衡之中;多样性的观念,即“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的生态原理,它强调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认为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直接威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陈昌笃认为生态学的一般规律,可以概括为“物物相关”、“相生相克、“能流物复”;“协调稳定”、“负载定额”、“时空有宜”等几条规律。“物物相关”和“相生相克”的规律,揭示了自然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存共生的生态关系。自然界任何生物物种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这是生态系统维持其动态平衡的动力之网,因而保持物种多样性,使人与生物伙伴协同进化,才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而“能流物复”和“协调稳定”的规律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保证。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把生态系统进而把生物圈联成一个整体,虽然各系统、系统的各部分有它们独特的运动形式,但都遵循整体性的原则。
“负载定额”规律揭示了任何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它由生物物种(包括人类)自身的特点及可供它利用的资源和能量决定。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实际上都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接近或已超过生态系统的“负载定额”的限度而造成的?。“时空有宜”规律揭示了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特征,使人类在构建区域社会生态系统,规划人的生产二消费理念和行为时,能既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因时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存在着生命现象。在整个生物圈中,森林、草原、海洋等地带有大量的生物生存,即使“死寂”的沙漠或冻土带中,也有生命存在,也分别构成了沙漠生态系统和苔藓生态系统。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生态系统伪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
其三,生态系统是组织织的开放系统。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的输人维持。、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系统内的物质和输入系统的能量从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循环和转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元素合成的有机物质,经草食动物、肉食动物一级一级地转移,组成食物链,物质和能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最后被微生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和元素,再回到环境中。这种循环和转化构成了生态系统不断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过程。
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维护生态平衡不只是保持其原来的稳定状态,不是单纯的消极适应和回归自然;而是遵循生态规律,自觉地积极保护自然。那种认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任何干预都是破坏生态平衡的观点是错误的。当人们运用生态平衡的规律时,不必要也不可能完全不去打破生态系统的原有平衡。生态系统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更高的效能和更好的生态效益。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