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题目

建德的别名有什么?这些名称有什么历史渊源?有什么文化名人(详细介绍)
写出一句关于建德的诗,并注明作者、出处。以建德为话题写一段话。
建德的别名有什么?这些名称有什么历史渊源?有什么文化名人(详细介绍)
写出三句关于建德的诗,并注明作者、出处。以建德为话题写一段话。

历史渊源:

建德于三国吴黄武四年(225)置县。孙韶封建德侯是公元221年,建德置县是公元225年,孙韶的故乡在建德,原建德县的辖地是孙韶的封地。故建德县名因建德侯而来,取建立功德之意。
秦属会稽郡富春县。西汉因之。新莽时改富春为诛岁,东汉初复为富春。因为有富春江经过所以得名。

历史名人:

孙韶
(188-241),字公礼,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武将。本姓俞氏,孙策时被赐姓孙,孙策爱其善用兵,有将才,收为义子。赤乌四年(241)逝世。官职:镇北将军、幽州牧。容貌:身长八尺,仪貌都雅。
建安九年(204年,当时孙韶17岁),伯父孙河(威冠中郎将,庐江太守)被害,孙韶继承了孙河的军队,收罗孙河在京余众,缮治京城,构筑工事,修缮城池,起楼橹,造战舰,修兵器备以御敌。后来成为将军,镇守吴国都城。当孙权听到有乱事,自椒丘(今江西新建县北)经由丹杨回都,命令士兵作势进攻,孙韶立即严阵以待,一声令下,士兵立即箭如雨下。隔日孙权召见孙韶,封他为承烈校尉,可以使用曲阿、丹徒二县的税收,并且可以在该地自己任命官员。后来成为广陵太守、偏将军。
黄初元年(220年,孙权封吴王),封为扬威将军,封建德侯。
黄武四年(225年)10月,与部下高寿大败曹丕的军队,差点活捉曹丕。
黄龙元年 (229),权称尊号,即孙权称帝后,调孙韶到北部边境任为镇北将军以抗魏。[1]韶任边将十余年,与魏争战很少失利,军威振扬,有青、徐、汝、沛等地的魏国军士颇来归附,曹魏在淮南滨江一带的屯候皆彻兵远徙,徐、泗、江、淮之地,不居者各数百里。自孙权西征,还都武昌。韶不进见者十余年。权还建业,乃得朝觐。孙权问青、徐诸屯要害之处,远近人马众寡,魏将帅姓名,尽具识之,有问咸对。孙权非常欢悦地说:“吾久不见公礼,不图进益乃尔!”加领幽州牧、假节。
嘉禾三年(234年)5月的第四次合肥之战,孙韶与张承负责进攻广陵与淮阴一带,7月撤退。
吴赤乌四年(241),韶卒。后代始居梅城,五代十国间,因战乱迁居马目孙家山。子孙繁衍成村落,并另建建德侯庙。

伍子胥
建德很多地方的地方都跟伍子胥有关联,像歌舞岭,胥村,胥溪,子胥野渡。读了一些伍子胥的一些传说,对这个人不怎么印象好。看他的事迹,反应出来的性格,没有亲近感。跟建德格格不入。这也难怪。伍子胥报有家仇,建德只是他逃跑的一个落脚的地方(未必属实)。建德说到底是个山村野地,民风自然山野民风,只是因为宋代之后,因为杭州成为京城,建德成为京畿?之地,我们山里人被一番感化,多了一点文风,偶那些文化官人到了我们山里,受山风感染,多了分野性,建德便成潇洒之地了。 宋之前,也有不少名人来建德,唐朝的刘长卿,杜牧来驻守,李白,孟浩然来壮游。东汉有严子陵在这里钓鱼,西汉有朱买臣在这里读书,砍柴,取老婆,但从他们的歌词和经历中,始终都是把建德作为一个边远的山乡,或者有离愁,有荒凉的感觉。或者有山里难容身的愁苦,或者有山里好隐名的雅兴。

朱买臣
朱买臣也谈不上是多潇洒,多建德的一个人。
但对于建德来说,他倒是比伍子胥更加真实,更加亲近多了。朱买臣因为战乱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流落到建德来。建德的山上便多了一个边砍柴边读书的怪人。我们山乡里的人会觉得这么个人有些怪异,年轻点的人会去当面取笑他,当然,那也是淳朴的人淳朴的想法。
但也有人慧眼识珠,一个姓崔的老头,愿意招他为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并资助他读书。
只是可能家资本来就不丰厚,崔老过世后,嫁给朱买臣的崔氏和朱买臣也不擅搭理(猜测),反正现实的生活很快就苦起来。而朱买臣还是一副死读书,砍柴种田不利落的样子,崔氏可能也骂过,怨恨过;朱买臣是怎么面对当时的生活,现在也不知道。反正崔氏没有能做到那种开明达理,没能做牛做马的跟朱买臣相濡以沫去,反而跟他闹离婚,另嫁他人了。

诗句文化:
《宿建德江》
作者:[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一句话:
建德是全国首批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奇山碧水”的旖旎风光和人文荟萃的名胜古迹闻名于世,是西湖——新安江、千岛湖——黄山名山名水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