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女子真像武媚娘传奇中穿得那么暴露吗

如题所述


唐朝女子真像武媚娘传奇中穿得那么暴露吗?
唐代女装三件套:裙、衫、帔。上半身带窄袖的为衫,下半身为裙,衫外如围巾一样披挂的则是帔。
范冰冰的武媚娘传奇开播大热荧屏,而片中女子们身着的一件件袒胸露乳的服饰引发了大众的争议。唐朝女子是怎样穿衣的呢?真的如此开放吗?
一位古代服饰研究者告诉记者:「唐代女装的基本穿着是三件套:裙、衫、帔。而武媚娘传奇剧中主角衣服「和唐朝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有宫女之类的服饰,稍许有些唐朝服饰的影子在。此外,初唐服饰较为紧致,形象也以清瘦为主,中晚唐开始往丰满宽大的风格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电视剧中常常设置的酥胸半露领口低开的情况,并非初唐就已出现。到武周开元前后,衫子的领口才开得较低,出现一些「淡红衫子掩酥胸的画面。此外,酥胸半露的装束一般只在特定场合穿着,如在宫廷、闺房中。
考古学家孙机先生在唐朝妇女的服装与化妆中提到,初唐时女装较紧致,经盛唐,中唐,至晚唐,衫袖裙襦都有加肥的趋势。
在许多唐代历史、小说作品中,均有对唐代妇女服饰的记载。
唐朝牛僧孺的玄怪录中记载了一位平民妇女的衣着:「小童捧箱,内有故青裙、白衫子、绿帔子。再有仙传拾遗·许老翁中说,唐时益州士曹柳某妻,「黄罗银泥裙,五晕罗银泥衫子,单丝罗红地银泥帔子,盖益都之盛服也。考古学家孙机先生在唐朝妇女的服装与化妆一文中写道「裙、衫、帔,这是唐时女装的三要素,无论地位尊卑、服饰丰俭,这基本的3件是必不可少的。
「衫是唐代女性日常穿用的长袖上衣,式样为窄袖短身。唐代各种文献中,但凡提及日常女装,上衣多称作「衫子、「衫,如「藕丝衫子柳花裙、「红衫窄裹小撷臂、「香衫窄袖裁等。在新疆吐鲁番的阿斯塔那206墓出土的唐质库帐历中,登记了大量普通百姓典当赎取记录,其中涉及女衣者,几乎全数做「衫子。衫子一般指单衣,到了冬天,则改用_衣,也成为「夹衫子。
另外,初唐时期衫子袖窄,诗词中也常有「红衫窄裹小撷臂等描述,中晚唐衫子则略微宽松一些。衫子的领子式则较为多样,根据陶俑、壁画等文物,有直领对襟、交领、圆领对襟、圆领斜襟等多种形式。
甘肃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墓壁画中的裙
上身着「衫,下身则穿「裙。唐初基本沿袭隋朝妇女穿着,短衫长裙,裙腰系得很高,在腰部以上,甚至系于腋下,显得裙子很长。孙机先生考证,由于古代布帛幅面较窄,缝制裙子要用好几幅布帛拼接在一起。唐代一般用六幅布帛制成,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唐文宗在提倡节俭的前提下,曾要求「妇人裙不过五幅。华贵一些的裙子则用到七幅到八幅。根据旧唐书·食货志中关于布帛宽窄尺寸的记录,每幅布帛约等于现在的0.53米宽,那么文宗所提倡的五幅之群约合2.65米宽。
唐妇女大多喜爱色彩浓艳的裙子,在文献中常将红裙称为「石榴裙。如开元天宝遗事说长安仕女游春时,用「红裙递相插挂,以为宴帷。许多诗人的诗句也反映了这种喜好,如白居易写的「山石榴花染舞裙、唐人万楚在五月观妓中说:「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壁画中的帔帛
在裙、衫之外,唐朝妇女都穿戴「帔。唐代的帔像一条长围巾,还可以称为「帔帛或「帔子,常用轻透的纱、罗制成,披搭在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帔帛往往印有花纹或加泥金银绘画,十分美观,在唐朝的一些小说文献总常有「帔服鲜泽、「紫银泥罗帔子等描绘帔帛华丽色彩的记录。中晚唐的帔子装饰越发华丽,除了印花、泥金外,还有刺绣、彩绘、夹缬、晕裥等多种装饰工艺。也有较为厚重的夹帔子,晚唐还常见「礼巾、「令巾等同属帔子类服饰。帔帛并不是汉族固有的服装,在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也均不见用帔帛。孙机先生认为帔帛大概产生于西亚,后来被中亚佛教艺术所接受,又东传至我国。
在上述这些基础服饰之外,唐代女装往往还有一件称为「半臂的短袖上衣。孙机先生考证「半臂也称为「半袖,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在隋代已经开始流行,唐代男女都会穿着,相对来说,女性穿着半臂的更多一些,半臂常用质量较好的织物制成。在唐永泰公主墓的壁画上,所绘仕女,就是上身在衫襦之外又加半臂,中等以上唐墓出土的女俑也常有穿着半臂的形象。不过半臂在只在唐代前期的女装中较为流行,唐代中晚期明显减少。这是因为唐代前期女装上衣狭窄,适合套上半臂,中唐以后,随着女装日趋宽大,渐渐不适应套上半臂。
我们现在还可常见身着大袖上衣的唐代女性画像。这种唐代的女性大袖上衣也被成为「襦,汉晋时期「襦指短外衣,到了唐代,「襦这种服饰开始有了盛装化的发展。唐代文献中出现襦时,更多冠以「大袖指代宫人礼装、舞女装等华丽的大袖上衣,称为「彩大袖裙襦、「广袖之襦。民间隆重的盛装也可用「襦,白居易的和春深二十首中有「春深嫁女家,紫排襦上雉,便将婚服称之为襦,其上还有象征礼服的雉纹。不过「襦除了大袖的特点之外,领口式样、穿法都与衫子没有多大差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