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发色演变史

如题所述

青花发色演变史

一、唐代

唐代青花,属于是青花瓷的滥觞期。此时青花瓷不多见,且多构图简单、发色较深,整体工艺尚未成熟。通过对扬州出土的唐青花瓷片来看,当时的青花料色偏浓艳,笔触带有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大概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唐青花纹饰可分为两个大类,一是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梅花多见,另一类,是典型的阿拉伯纹样,可见唐代青花瓷主要供外销。

二、宋代

青花瓷于唐代初创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宋代青花瓷存世量依旧稀少。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宋代青花瓷有的较浓、发黑,有的轻柔淡雅,在装饰技法上,宋代青花既有釉下彩,也有釉上彩,釉上青花大多有晕散现象。此时的青花瓷应该是使用了本地钴料,与唐青花并无直接延续关系。

三、元代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使用的青料,可分为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发色偏青蓝偏灰:进口的苏麻离青料为低高铁类钴料,呈色青翠浓艳,像蓝宝石般的鲜亮,并带有铁锈斑痕。当时“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青花器造型厚实饱满,釉色乳浊感强。

四、明洪武

洪武朝所用的青料以国产料为主,青花发色有的淡蓝,有的泛灰,淡蓝者还会出现晕散现象。

五、明永宣

永宣年间的青花瓷器呈现出较高水平。此期所用青料以进口苏麻离青为主,其特点为料色浓艳、线条晕散,且多见“铁锈斑痕”,此外这一阶段选用的国产青料,发色也相当漂亮。该朝还创烧出器型端庄、紧胎润釉、发色明媚的经典器物无数,像是缠枝压手、菊瓣鸡心杯、宝相卧足等都为经典,开创了中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

六、明成弘

成化年间,进口青料已然耗尽,国产平等青料日渐兴起。这种钴料含铁量少、含锰较多,使烧制出的青花发色柔和淡雅、蓝中闪灰呈色稳定,总也透着股水墨画风格。

七、明正德嘉万

此期多使用回青料,这是一种高锰低铁类钴料,其呈色稳定、纯正、料色青幽泛紫,其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所以匠人也会将其与清雅的“石子青”混合使用。万历中晚期,青花瓷也会使用石子青或浙料,以呈现淡描青花。

八、清康熙

康熙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多使用浙料和珠明料,浙料是一种低铁低锰的钴料,发色青翠;珠明料发色明亮纯正,翠幽蓝,且此时匠人们分水功底之强,能在青花瓷绘中展现五个色阶,达到墨分五彩、层次分明,值得一提的是,康熙青花中的神品一一翠毛蓝,就是采用上等的珠明料烧制的。

九、清雍乾

雍乾时期,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浙料,其色重则浓艳,色轻则淡雅,又有元子,紫料,天青等品种,其中又以雍乾这会儿采用的“元子”为上。这一时期,青花器想要模仿明永宣青花之感,无奈进口青料早已耗尽,无法呈现“天然”的结晶斑,匠人便手动抖点,以笔墨造就人工铁锈斑痕。

十、清嘉庆

嘉庆青花基本承袭乾隆遗风,从器型到纹饰都和乾隆相差无几,虽然制作严谨,但是缺乏创新之力。嘉庆青花使用国产浙料绘制,呈色大多深蓝浓艳,略有晕散。嘉庆后期,部分花色调出现黑暗、浅蓝和飘浮的现象。

十一、清光绪

光绪朝的青花瓷一度中兴,该朝官窑一大显著特点,就是仿康熙、乾隆青花瓷,优质的仿品已接近或者达到康乾水平,但大部分作品任带有光绪特点。光绪青花发色主要有四种:淡蓝清新浙料用于绘制官窑高档次器、明丽纯蓝的青料用于绘制仿古瓷、鲜艳带紫的洋蓝是典型的光绪发色,它漂浮、晕散,用来绘粗瓷的是蓝中带灰的料色。

十二、民国王步

青花大王王步先生,十分讲究青料与瓷釉的色泽,他所使用的青料多由自己配制,一般来说,青中微带蓝黑,给人以庄重、浑厚、宁静之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