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原文_翻译及赏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0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唐代·李白《三五七言 / 秋风词》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宋词三百首 , 秋天 , 抒情 , 思念爱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风凌清,秋月明朗。
风中的落叶时聚时散,寒鸦本已栖息,又被明月惊起。
朋友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

译文二

鉴赏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像,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此诗的体式许多人认为很像一首小词,具有明显的音乐特性。赵翼的《陔余丛考》卷二十三云:“三五七言诗起于李太白:‘秋风清,秋月明。……’此其滥觞也。刘长卿《送陆澧》诗云:‘新安路,人来去。早潮复晚潮明日知何处?潮水无情亦解归,自怜长在新安住。’宋寇莱公《江南春》诗云:‘波渺渺,柳依依。孤林芳草远,斜日沓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指出了它和“江南春”词牌的渊源关系。南宋邓深曾依此调式填写词作,名为“秋风清”。清人还把李白这首诗当作是一首创调词而收入《钦定词谱》,云:“本三五七言诗,后人采入词中。”

此诗只题作“三五七言”而不言及诗歌内容主题,可知诗人的创作意图本是偏重作品的形式特征,即只要满足全篇两句三言、两句五言、两句七言的体式要求就能成诗了。可以说,诗题中已经包含了明确的诗体形式内涵。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诗体”一章就说道:“有三五七言。”自注云:“自三言而终以七言,隋世郑世翼有此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郭绍虞先生校释曰:“沧浪所谓郑世翼有三五七言,不知何据。案《诗人玉屑》无‘秋风清’以下各句,以从《玉屑》为是。‘秋风清’云云见《李太白集》,当是李作。”

但李白这首诗也不能算是创体之作,因为初唐时僧人义净作有一首《在西国怀王舍城》,此诗因其体式特征而名为《一三五七九言》。李白的《三五七言》只是《一三五七九言》的变体,省去起首的“一言”和收尾的“九言”,即为“三五七言”。王昆吾在《唐代酒令艺术》中论证义净诗为“唱和之作”。李白这首《三五七言》可能也是他与其他诗人的“唱和诗”。“三五七言”是对所酬和诗歌格式的限制,这是一个“总题”,众人在具体创作时可根据所写内容再命一个相应的诗题。

创作背景

这是一篇言情之作。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前人也有认为此诗是早于李白的郑世翼所作,但反对者多。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天街曾醉美人畔,凉枝移插乌巾。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讯息到今朝。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