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意思——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


【作品出处】

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

《尽心章句上》选自《孟子》。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作品原文】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 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 也,不成章不达。”


【作品注释】 

①东山: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 

②容光:指能够容纳光线的 小缝隙。 

③成章:指事物达到 一定阶段或有一定规模。


【作品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观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被其它水所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便难以被其它言论所吸引了。

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有光辉,不放过每条小缝隙;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不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 


【作品赏析】 

作品中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一方面,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另一方面,基础要扎实, 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是胸襟的拓展,境界的升华。 登山如此,观水也如此。所以有“观于海者难为水”一说。既然大海都看过了,其它小河小沟的水还有什么看头呢? 

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境界就是 这样一步一步提高的。 

由此看来,我们还真不能小看了“游山玩水”的积极意义哩。 关键是看你怎么“游”,怎么“玩”。如果像报载某旅游局长所说:“现在旅游,不过是把麻将桌换个地方。”游山玩水都是打麻将,那当然是极端腐败,极端没意思的了。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能够“登山”则“小鲁”,“小天下”;“观海”则“难为水”,思想境界 真正得到提高,得到升华,那也就“不虚此行”,即便是“公费” 也总算有一定收获了。这是擦边的话了。回到本题,既然“在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既然“观于海者难为水”,那么,“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所以,登山就要登泰山,现水就要观海水,做学问就要做于圣人之门。这就拓展胸襟,升华境界的道理。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另一方面,“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因为,光有本,水有源. 太阳和月亮的光辉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流水不放过任何一个坑坑洼洼。那么,我们做学问,立志于道呢?也同样应该不马虎,不敷衍,循序渐进,厚积薄发,因为,与“日 月有明,容先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同样的道理,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既然如此,我们怎能不打好基 础,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呢? 

总起来说,这是一段激励人立志向学和提高思想境界的绝妙好文,深富哲理,值得我们把它当作座右铭来读。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东南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8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是一句出自《论语》的名言。其中,“东山”指的是山东省曲阜市南山,孔子的故乡在南山附近,因此称为“小鲁”,而“泰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因其高大、雄伟而称为“天下第一山”,因此称为“小天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虽然身处偏远的小山东,但他能够认清自己的局限性,不自视甚高,不妄自菲薄,能够谦虚自省,知道自己在大的历史和世界面前的渺小,因此登上东山,仍然保持着谦虚的心态,不自以为是,仍然是小小的鲁国子民;而登上泰山,即使面对天下最高的山峰,他也不会过分自卑,他仍然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自信,知道自己的才能和使命,仍然能够引领天下。

这句话传达的是一种谦虚、自省、有志向、有自信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是一种告诫人们应当谦虚而不骄傲自满,同时又应该有自信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2-11
表面意思是孔子登上了东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觉得天下变小了。实际上是指人的眼界、视点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用超然物外的心境来观看世间的变幻纷扰。
第3个回答  2021-10-13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太小了,登上泰山就会觉得天下太小了,表现的是泰山的雄伟高壮,一览天下小的感觉。
第4个回答  2021-10-13
孔子登上鲁国的东山,整个鲁国尽收眼底觉得鲁国变小了;孔子登上泰山,天地一览无余,天下变小了。
这两句话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