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胃容量有多大?哪几招可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如题所述

宝宝吃得饱,身体自然就能长得好。孩子有没有吃饱?如果是会说话的宝宝,自然是好沟通,但如果是小宝宝该如何知道他们有没有吃饱呢?

了解宝宝的胃容量

正常的足月新生儿,胃容量的变化如下:

出生后1-2天的宝宝,胃容量约7-13ml,就像是一颗豌豆那么大;出生后3-6天的宝宝,胃容量约30-60ml,就像是一颗葡萄那么大;出生后7天-6个月的宝宝,胃容量约60-90ml,大约像一颗草莓那么大;出生后6个月-1岁的宝宝,胃容量约90-480ml,就像一颗西柚那么大。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除了按照宝宝的月龄来判断宝宝的喝奶量,也可以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辨别:

观察宝宝的睡眠

如果宝宝没吃饱,那么宝宝的睡眠时间反而会变得更长。在宝宝刚出生的前几周,如果宝宝每次的睡眠时间超过4小时,那么家长就应该引起注意,建议就诊。

观察宝宝的体重

判断宝宝长期摄取量是否充足的最准确的方法是观察宝宝的体重增长情况。例如,新生宝宝出生体重平均为3.3kg(2.5-4.0kg),出生后第1周,宝宝体重比出生时会减少10%,但在宝宝满2周时,婴儿应该恢复到出生时的重量。一般而言,6个月内的宝宝,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宝宝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如果宝宝每月的体重增重正常,那么宝宝的喝奶量就是够的。

观察宝宝的大小便

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如果每天的饮奶量足够宝宝所需,那么每天宝宝应该会有6次小便,3-4次大便。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相对减少,甚至可能隔一天或几天才拉一次。但只要颜色正常,质地柔软,宝宝依然活泼,大便时不哭闹,就也属于正常情况。

最后,母乳是宝宝最好的营养物,所以妈妈在喂母乳期间,大人的饮食里要营养均衡,最好每日都有鱼虾瘦肉,有蔬菜水果,同时还要有粗细粮混搭的主食,并且多补充水分,这样就可以为宝宝提供更优质的乳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0

小家伙出生后,全家人的关注点都聚焦到了这个可爱的小人儿身上,而新手宝妈们也从此多了项“喂奶”的重任。对于宝妈而言,没有什么是比给孩子喂奶更加让人觉得幸福的时刻了,看着小宝贝大口大口地吮吸着,再多的付出宝妈也会觉得很值得。

不过,也因为缺乏喂养经验,新手宝妈们总是担心宝宝会吃不饱。于是宝妈们用心地捕捉着宝宝要吃奶的每一个“信号”,甚至于一个来自于宝宝的“眼神对视”都会被宝妈们下意识地认为成孩子要吃奶了。想要知道宝宝是否吃饱了,妈妈们先要了解他们的胃有多大。



一、新生儿的胃有多大?一张图带你了解

其实,宝妈们对于刚出生的小家伙是否能吃饱的问题完全不用太过担忧,因为这个阶段的宝宝,他们的“胃口”很小。

拿出生时体重为6斤重的宝宝来举例,在宝宝刚出生的第一天,他们的胃仅有一个樱桃大小;在宝宝出生后的第3天,他们的胃变成了核桃大小;在宝宝出生后的第5天,宝宝的胃变成了李子大小;在宝宝出生一个月后,胃容量会变成了鸡蛋大小。



在此后,宝宝的胃容量会保持在鸡蛋大小不变,一直到一岁半左右。也就是说,小宝宝的胃口要比宝妈们想象中的小很多。

二、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看这3个信号即可

1.看宝宝吃完奶后的表情

如果宝宝喝完奶后的表情是很安逸并且很满足的样子,那么这就说明小家伙吃饱了,宝妈也会发现小宝宝会有犯困并且很快入睡的反应;如果宝宝吃完奶后仍然有较大的情绪波动,比如说哭闹、不愿意入睡等等,这就有可能是宝宝在表达“吃不饱的抗议”。



2.看体重增长

在宝宝处于新生儿阶段时,他们的体重增长是非常快速的,所以想要判断宝宝有没有吃饱,宝妈可以通过定期测量宝宝的体重的方法来确定。

比如说,在第一个月,宝宝每个星期的体重增长就会达到110-200克左右;在出生2-6个月的时候,宝宝每个月的体重增长会达到450-670克左右。如果父母发现宝宝体重增长在合理范围之外,那么就要考虑调整喂养模式了。



3.看排泄量

在新生儿阶段,宝宝每天会有多次排泄的反应。通常,正常情况下,4-6周的宝宝每天会有2-4次的排大便,每次的排便量大概有一块钱硬币大小。同时,宝宝每天会需要使用4-6片的全湿尿不湿,并且尿液的颜色是接近无色的。如果宝宝的排泄量少,或者是颜色异常,那么这可能是宝宝没有吃饱的表现。



三、喂养新生儿,需要注意哪些呢?

1.六个月以前不需要给宝宝额外喂水

宝宝出生后,宝妈担心宝宝会口渴,于是会给小家伙喂水喝,不过虽然宝妈是出于好意,但是这样做却很容易妨碍到宝宝的正常吃奶。这主要是因为,宝宝的胃容量很小,如果喝了太多的水就会喝不下多少奶了。而且宝妈也不必担心宝宝会口渴,因为母乳中的成分大部分都是水,所以宝宝喝母乳就等同于已经摄入水分了。



2.按需喂养更靠谱

有的宝妈会想当然地以为宝宝也和大人一样一日三餐,但是其实,新生儿阶段的宝宝会频繁地需要哺乳,按时喂养的方式并不适合。

宝妈要学会观察宝宝饿了时候的反应,及时地让宝宝吸吮母乳,这样会更加有助于宝宝的成长发育。另外,如果宝宝睡一觉的时间过长,比如说超过了3-4个小时,那么宝妈可以试着让宝宝喝上一口“迷糊奶”或者叫醒宝宝吃奶。



3.喝完奶后要记得及时拍嗝

小宝宝的胃部结构和大人有所不同,处于水平位的特殊性让宝宝在喝完奶后容易出现吐奶的反应,所以这就需要父母及时地给宝宝拍嗝。

父母们可以选择竖抱的方式,同时注意让宝宝的颈部获得支撑,比如说靠在大人的肩膀上,随后父母可采用空手掌的方式来拍打宝宝的后背。另外,在拍嗝的时候父母们要注意力度和时间的把握,如果拍嗝过晚的话,很可能就起不到缓解吐奶的效果了。

不得不说,宝宝处于新生儿时期的护理是尤其需要父母多用心的,耐心周到的呵护才更加能够守护孩子的健康。与此同时,坚持科学的护理方法才能够让宝宝的茁壮成长有所保障。

第2个回答  2021-02-02

我去医院里看刚生完孩子的表妹。看见她正指挥自己的老公喂宝宝喝奶粉,问她为什么没有让宝宝喝母乳,她跟我说,母乳才下来一丁点怎么够,加点奶粉补一下。看到表妹的样子,我就想起了生完宝宝后的自己。当时自己也是对母乳喂养没信心,一上来就让我家宝宝喝了奶粉。

后来随着育儿经验的增多和育儿书籍的阅读,我才发现,婴儿的胃刚出生时是很小的,一点初乳就够宝宝喝了。如果因为怕宝宝吃不饱而在一开始就加奶粉,产后久久不下奶,不能母乳喂养太可惜。而且,很多家庭都因此而让宝宝吃撑了。新生儿的胃有多大?新手妈妈快看看,别把宝宝胃撑大还不自知。

出生后一周内婴儿的胃容量变化

出生第一天的婴儿胃很小,容量只有5ml左右,像一颗玻璃球那么大,一顿喂够他一勺汤匙的奶量就够了。所以,宝妈们在生产后的第一天,一定要对母乳喂养有信心,让宝宝尽早吮吸,多开奶,这样才能尽早实现母乳喂养。即使宝宝一时吸不出乳汁,也要多让宝宝吮吸,为的是多刺激身体分泌泌乳激素,促进乳汁分泌。

宝宝的胃随着出生后逐渐增大,出生第三天就能达到20ml甚至更多,像乒乓球那样大了,等到出生第五到七天,就能达到40-50ml,像鸡蛋那样大了。

出生后一个月婴儿的胃容量变化

婴儿出生一个月以后,食量可以达到每顿120ml左右,如果每天能够尿湿6-8片尿布就说明宝宝吃饱了。如果是纸尿裤,则尿量能湿透两到三次纸尿裤需要更换,一天换三四片也就够了。如果是足月生的婴儿,满月体重增长平均能达到1-1.7kg。

如何判断宝宝吃饱了

一般来说,出了月子以后,如果宝宝有这些表现,就说明是吃饱了,这时候不要再强喂,以免将宝宝的胃撑大:

每吮吸两三次就有咕咚咕咚地下咽声;吃完奶后神情满足,会微笑玩耍或沉沉睡去,睡醒依然是愉快的表情;出生三月内,体重每月增长超过500克,三月后,每周增长超过100克,半年内,每周增长超过50克。

第3个回答  2021-02-02

导读: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方面的重要一步,就是希望达到宝宝出生后前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目标。


宝宝能吃上母乳,无疑是最幸福的孩子。我家大宝吃母乳到13个多月,小身板很结实,而且很少生病。但母乳喂养也有个问题,会让新手妈妈比较困惑。那就是到底喂到几时算''饱了''?毕竟吃母乳不像奶粉一样,可以准确计算具体的吃奶量。有的妈妈担心担心喂不饱,就会不断的塞给宝宝吃,结果造成过度喂养,宝宝肠胃消化也不好。

其实,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吃''饱''后,身体会有一些表现,妈妈们可以根据这些表现进行判断,宝宝是不是真的吃''饱''了。

宝宝喂到几时算''饱了''?四个表现爸妈认真观察

有些新手妈妈以为,只要喂宝宝他一直吃,那就是没吃饱。但其实不是的,宝宝吃母乳也是有一定的量,吃饱后他的排泄、睡眠以及精神状态会有所变化,认真观察就能知道。

1、 观察排泄情况。宝宝的新陈代谢快,吃过奶后经过消化,很快就会排泄出来。妈妈们可以直观地看到排泄物的情况,以此判断宝宝是不是吃饱了?而且宝宝的排泄次数是相对稳定的,每天排便次数和排便量正常,就说明宝宝是吃饱了,这种观察方式比较直接且简单。


2、 睡眠状态。宝宝吃过奶后会很快睡着,每次睡眠时间在2~3小时左右。小月龄(3个月以内)宝宝每天睡眠时间大约20个小时。之后会逐渐减少。

Ps:如果你发现宝宝吃奶后经常醒来或啼哭、睡得不踏实,可能是没吃饱的原因。

3、 宝宝的体重增加情况。宝宝的体重增长是其吃饱的重要表现,妈妈们可以做体重增长曲线,了解宝宝每周的体重增长情况。宝宝出生的前三个月,体重增长速度快,每周增长在200g左右,之后会逐渐减少。每次做儿科保健,医生也会通过测量宝宝的体重,了解其发育情况。

Ps:宝宝体重长时间增长缓慢,要注意是否是母乳不足造成的,必要时可选择混合喂养。

4、 宝宝的吸吮情况。宝宝吃奶时吮吸和吞咽速度都比较有力,说明宝宝还在吃母乳,如果吞咽减少,或吮吸费力,一般是吃饱了或吃不到母乳。

如果你觉得宝宝吞咽的声音减弱或吮吸没有力气,可以轻轻拔出R头,宝宝如果直接睡过去了,那一般是吃饱了。

Ps:如果宝宝吃奶很用力,但却一边吃一边哭,可能是母乳不足导致他吃不到奶。妈妈们要及时检查并做调整,以免宝宝饿肚子。

温馨提示:

有的妈妈性子急,认为宝宝睡着了就马上拔出来,但其实可能宝宝并没有吃饱,所谓的睡着只是他停下来休息下,之后还会继续吃。在吃奶睡觉的问题上,应该多观察宝宝的状态和习惯,找到一定的规律,进行科学的判断才好。

枕边育儿寄语:

宝宝吃过奶后,表情也会比较满足,就像我们常说的''酒足饭饱''的状态,他会很享受,妈妈们也可以通过其表情来观察,宝宝是不是真的吃饱了,可别过度喂养了。

第4个回答  2021-02-03

新生儿的胃容量有多大?哪几招可以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妈妈们都有一种这样的心理:

要么生怕宝宝饿着,动不动就喂,宝宝已经吃饱了,开始变得有哼唧、满足等表情,你依然get不到:“麻麻,饱了!饱了!不要再喂我了!”

要么宝宝沉迷于睡眠中,叫不醒,麻麻:“算了还是不要打扰他,让孩子好好睡才能长身体!殊不知宝宝快要饿到低血糖了!”

作为妈妈,如何做到心中有数?

而不是仅凭直觉来迎合与宝宝的这场“心理战”!

一.宝宝的胃究竟有多大?一张图读懂!

宝宝的胃不是看不见底的“小漏斗”!

其实,对于婴幼儿的胃容量会随着年龄的的增大而逐渐扩大,而对于一个刚出生的宝宝,他的胃仅仅只有一颗樱桃大小,等宝宝长到1-6个月之间,胃容量才能变得像成一颗柠檬一样大!

二.如何判断宝宝饿了?还可以看表情!

由于新生儿胃容量小,每次吃奶量少,加上母乳中又含有大量的消化酶,易于宝宝的消化吸收,所以宝宝饿的快。

那该如何判断宝宝真的饿了?

比如:宝宝刚睡醒,眼球动作增快,张嘴伸舌左右转头,发出轻柔的呜咽声,吸吮手指、毯子等嘴巴可以接触到物品等,就说明宝宝饿了。

宝宝要是哭闹,已经是TA饥饿的强大信号了。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按需喂养”即饿了就吃!

选择按需喂养,可以及时补充宝宝需要的能力和营养,更有助于宝宝体重、身高的增长!

另外,按需喂养还能刺激妈妈的激素分泌,使乳汁分泌旺盛;更有利于消除奶胀,预防乳腺炎。

三.如何判断宝宝吃没吃饱?

1. 看动作

在刺激宝宝嘴角时,不再有寻乳反射及泌乳反射。

宝宝吃饱了会自己吐掉奶头或停止吃奶,开心的笑,或者香香的睡去。

而如果宝宝宝吃完奶后仍然哭闹不安,或者睡不到2小时又醒来哭闹,表示没有吃饱,应再予给宝宝补喂。

宝不断地哭闹,以为是宝宝娇气难带,殊不知这是宝宝腹胀或积食带来的痛苦所致,是在抗议:妈妈,别喂了,我吃不下了!

所以,别觉得频繁喂奶太麻烦,也别担心每次只吃一点点还饿。在生存的本能下,宝宝可不会“亏待”了自己。

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宝妈判断宝宝是不是吃饱了?‍

1.观察宝宝的表情。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方便的一种方法,我家的两个娃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当他们吃饱后,会自动的停止喝奶,有时还会将奶吐出来,这时候他们的表情是非常开心的。

所以,此时可以停止喂奶,再喂下去,宝宝不开心不说,还容易吃多。

2.观察喝奶后的状态。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宝宝,在吃饱后都会有一种非常幸福满足感,人也会放松下来。

因此,当他们喝完奶后,表现得非常安逸,那就是吃饱了。若喝完奶后还是会哭闹,睡觉也不安稳,那还是抱起来再喂些奶吧。

3.吃奶不专心。

有不少宝妈都表示,自家的孩子吃奶的时候,除了刚开始,没多久就开始不老实,左顾右盼,速度也变慢。其实,这也是吃饱了的一种表现。

对于小宝宝来说,都已经吃饱了,为什么还要继续专心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