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时封侯爵的那么随便,封公爵的却一个都没有?

虽然公爵排在侯爵之上,但是既然侯爵都封滥了,还在呼公爵么?
有人说三国时没有公爵
一、汉朝的爵位大概介绍
汉朝实行二十等爵(秦国商鞅变法所定,汉延用),共分二十级(未列王爵,西汉增加王爵):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列侯(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

但是有人又举例
三国时封公爵的太多了,曹操在215年晋爵魏公,218年又进一步封王爵,魏王。司马昭在260年晋爵晋公,被说了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灭蜀后又加晋王。另外还有皇室成员封公爵的那就更多了,比如安乐公刘禅,高贵乡公曹髦等等。

到底哪个才是真相呢?

  一、汉朝的爵位大概介绍
  汉朝实行二十等爵(秦国商鞅变法所定,汉延用),共分二十级(未列王爵,西汉增加王爵):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列侯(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
  列侯以一县为食邑,并得以自置吏于封地;关内侯有食邑、封户,只能衣租食税而已;大庶长以下十八等,皆有岁俸。

  二、三国时期的爵位
  三国中我们经常看到的XXX侯,均为20等中最高的列侯。
  汉制郡国并行,一郡统有数县,本为郡下有县;但若遇封侯情事,则该县改称为国,即郡下有国。汉朝列侯因租邑大小,爵秩因有县侯、乡侯及亭侯之别。
  (一)县侯:此侯爵所领范围,虽为县级,但凡封此爵位,均改县为“国”,不复称县,是以省略“县”字,举例:卫青受封县侯,建国纪元,不再复称长平县,而是长平国,虽名为国,其实还是县,卫青不称长平县侯,称为长平侯。
  (二)乡侯:此侯爵所领范围,降至乡级,动辄称之“某某乡侯”,虽然前面某某地名常为县名。
  (三)亭侯:此侯爵所领范围,降至亭级,动辄称之“某某亭侯”,虽然前面某某地名常为县名或都亭之名称。
  以此法分析,便可知道何为县侯、何为乡侯,何为亭侯。
  而 公爵 更不是随便封的 西汉高祖约定:非刘姓称王者,天下共击之。三国演义中:建安十八年,汉天子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三国志中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

参考资料:《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http://guoxue.baidu.com/page/c5e1d7a2c8fdb9fad6be/0.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3
魏国不少公爵啊,除了宾礼以外,其他都是宗室,基本上都是王孙,比如曹髦,进京登基前就是高贵乡公,封地在高贵乡。倒是汉朝,除了宾礼就是加了九锡的那两个人,宗室没封王的直接被降为侯。
第2个回答  2010-07-17
给你分析啊,公爵是世袭的把,侯爵都有万户侯,何况公爵呢,你是皇帝的话,把农民,土地都分出去了,黄帝还混什么,再一个,侯爵也没像你说的那样随便封啊,有点夸张啊。
第3个回答  2010-07-17
三国继承汉朝的统治,而汉朝在刘邦建国后,与功臣约定:非刘姓称王者,天下共击之。后面这条约定一直保留了下来,而称王者一般先成为公爵,在当时成为公爵就代表两个意思:一是你掌握大权,要对朝廷取而代之;一是你想给那些诸侯一个讨伐你的理由。再者就算皇帝想封你为公爵,大臣也会阻扰,除非你有很强的势力。
第4个回答  2010-07-17
虽然公爵排在侯爵之上,但是既然侯爵都封滥了,还在呼公爵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