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枭雄,刘备德高,孙权谦和。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他们谁呢?

如题所述


曹操枭雄,刘备德高,孙权谦和,我们该选择谁呢?展开滚滚三国画卷……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时期英雄人物转瞬即逝,慷慨悲壮,只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我愿做曹孟德去感受那气势磅礴的三国画面!

曹操戎马一生,壮怀激烈

曹操(155年-220年 ),字孟德,又名吉利,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灭黄巾崭露头角,战官渡统一北方

公元184年,对于曹操来说,是一个改变历史命运的年份,为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第一笔。黄巾之乱的时候,张让举荐曹操出任骑都尉,后因平乱黄巾战功升济南相,任东郡太守,拜为议郎。曹操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当时天下纷乱,冀州刺史王芬联合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地方豪强,谋划废黜灵帝立合肥侯的事件。西北金城郡(今兰州)的边章、韩遂杀死刺史和太守,率兵十余万反叛朝廷。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为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及黄巾之功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曹操陈留起兵,“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初平四年(193年)春天,曹操在匡亭六百里大追击大败袁术、黑山军、南匈奴。徐州牧陶谦率军攻入兖州南部的任城,曹操率军征讨陶谦,攻克徐州十余城。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辛亥,汉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

庚申,迁都许都。十一月丙戌,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百官总己以听。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又以负约为名,攻灭袁谭,冀、青二州平定,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攻灭高干,平定并州。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灭乌恒。曹操击溃了最大的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官渡之战也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虽然取得胜利,但曹操最器重的谋士郭嘉病世。曹操无比悲痛。

《曹瞒传》记载:“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战赤壁败走华容,行西征平定凉州

十三年(208年),曹操出兵攻打东吴,在赤壁被孙刘联军大败。赤壁战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广收有才能到人。建安十六年(211年),发动西征,在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凉州地区基本平定。

拜丞相剑履上殿,拒废立壮士暮年

建安十七年(212年),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五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名义汉臣,已是皇帝。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十月,汉献帝又赐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曹操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太子。

曹操在孙权擒杀关羽、取得荆州后,表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遣使入贡,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曹操将孙权来书遍示内外群臣,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群臣乘机向曹操劝进。曹操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二十五年(220年)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文韬武略,实属一代帝王

挟天子以令诸侯”称雄东汉末年

曹操用他敏锐的眼光和政治军事高度,发现了当时(汉献帝时)整个中国的局面是群雄割据,军阀混战,尸骨遍野,民不聊生。在这危难之际,曹操挟持穷途末路的皇帝,迁都许县,以武力削平北方群雄,力图进而统一中国,起到了稳定东汉朝政局面的积极作用。所以曹操不是汉贼。曹操是东汉末年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三国鼎立的缔造者之一,更是为西晋统一打下来坚实的政治基础的人物。

网络剧照

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志向远大

曹操青年时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此据《后汉书·许劭传》,《三国志》中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孙盛《异同杂语》及《三国演义》中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东临碣石有遗篇,气势磅礴观沧海

网络剧照

《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曹操不光政治上统一北方,开创三国局面,在国家治理上重视人才,发展经济,改善了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民不聊生,经济破败的局面。并为西晋的统一打下牢固的基础。曹操在文学方面也有了不起的成就。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自辟新蹊,不受束缚,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影响了一代诗风,为我国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由曹操一生做为,若能选择的话,舍我曹操其谁。相信现代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9
每个人的观念不同,当然我说的也不一定准确,如果是我我会选择曹操,因为曹操虽然多疑,但是他的能力特别强,而且只单用我认为能写出那样的诗句,他一定是一个特别不错的枭雄。
第2个回答  2020-12-29
我的话我会选择孙权。因为东吴的势力比较庞大,而且他们处在江边是适宜生活的。
第3个回答  2020-12-29
刘备,因为我觉得他是一个值得我们跟随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