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曾经多次攻打唐朝,却为啥从来不敢动天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2

吐蕃,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上半页存在于青藏高原的一个政权。它是西藏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最熟悉的西藏古代政权,因为它和唐王朝交流频繁。


这些交流,平和些的,便是诸如文成公主入藏这样的喜事。而不平和的,自然是吐蕃与唐的战争。这其中更是以安史之乱时期吐蕃侵犯唐王朝,直至占领都城长安为典型。

而以吐蕃与唐的关系为标尺,吐蕃与其另一个邻居天竺的关系看起来就要好得多。

只是,这"好得多"也是要分时段的。吐蕃确实曾在攻唐的同时与天竺保持友好的关系,但在吐蕃与唐和平相处的时候,天竺也曾成为吐蕃将士大杀四方的炼狱。

吐蕃与唐王朝和天竺皆交好

吐蕃政权的建立者,是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论赞。因而到松赞干布时期,吐蕃都还处于建立初期。这时的吐蕃文化发展落后,医学、算术等专业知识都依赖中国和天竺的传输。

由于此时尚无文字,这些知识在吐蕃也只能通过师徒间的言传身教,用口头语言的形式保存下来。这极大地限制了吐蕃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因而为了发展,这一时期的吐蕃是极力和周边比自己文化发达的国家搞好关系的。囊日论赞时期,吐蕃还处于相对被动的接受文化输入的状态。到了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就主动向唐王朝和天竺抛去了橄榄枝。

文成公主和亲一事自不用赘述,与天竺交往方面,松赞干布多次派遣聪慧臣子前去学习文字和佛法,并邀请大婆罗门李瑾和多名高僧前去吐蕃传授学问。


后来奉命求学的吐蕃大臣屯米通过模仿迦什弥罗等文字,创造了三十个辅音和四个元音的藏文字母系统,自天竺和泥婆罗的佛教也在吐蕃社会占据了一席之地。


吐蕃与唐交好而与天竺交战

贞观二十二年(648),也就是文成公主入藏后的第七年,唐王朝与吐蕃尚且关系和睦。因而李世民将发展与天竺的关系再一次提上了日程。


太宗命王玄策率领使者团出访天竺。而此时的天竺实际上分为东、西、南、北和中天竺五国。当王玄策一行人还在途中时,中天竺之王尸罗逸多逝世,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东天竺陷入内乱。王玄策作为唐王朝使者,本不必卷入中天竺之乱。然而那伏帝阿罗那顺主动拒绝了王玄策代表唐太宗来访,甚至还抢劫了使者团物资,所以王玄策怒而向近邻吐蕃求援。

吐蕃自然为唐王朝出兵了。邻近的泥婆罗也出兵八千。那伏帝阿罗那顺被击败,中天竺重新回归正轨,王玄策带着逆贼俘虏回去向唐太宗复命,吐蕃在天竺的地位也陡增。吐蕃、天竺和唐王朝,由此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

但到了依靠佛教稳定地位的赤松德赞时期,吐蕃再次出兵天竺。这次吐蕃不是为了唐,而是为了供奉在摩揭陀国的佛祖舍利。为迎到此舍利,赤松德赞派兵渡过恒河,直接将摩揭陀国变成了吐蕃的附属国。随后吐蕃又以此为据点,逐渐蚕食了天竺各国。


吐蕃对天竺的控制,直到开成三年(838)赤松德赞被力主灭佛的大臣缢杀才出现松动。会昌二年(842),继位的赤松德赞之弟达磨赞普又被崇佛的大臣杀害,吐蕃陷入分裂,天竺才逐渐摆脱吐蕃的控制。

吐蕃与唐交战而与天竺交好

赤松德赞出兵天竺的初衷是为了佛法,而他在控制天竺之后也坚持了这个初衷。他不断邀请天竺高僧入吐蕃翻译经书,传播佛法,也不断送吐蕃人前去天竺学习佛法。

因而尽管此时的吐蕃为控制天竺而采取着高压的武力手段,但还是和天竺保持着较为良好的文化交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