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设计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什么是BIM设计

  模型怎么建,要建哪些,建到什么深度,都取决于应用。所以BIM规划必须从应用环节和方式来提出。如果只有一个应用点,如比管线综合、清单算量基中之一。那么单独采用一款软件就OK了,这算不得【BIM设计】。如果要这两个事情都要做,就要考虑分别选有什么软件,在这两者之间模型导出后的重用率最高,综合成本最低。在管线综合时需要定制什么样的建模规则才能进行清单算量,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BIM设计。
  再举一个较复杂的例子,有一个项目要进行三维设计(含管线综合)、清单算量、物料跟踪。首先要考虑三维设计的提交标准,考虑使用什么样的建模软件,要要设计院以什么样的格式提交。这个提交标准就是为了下游的清单算量和物料跟踪。物料跟踪时要考虑跟踪哪些部件,其中有哪些参与方,再定制流程图、选用集成系统。
二、BIM设计的核心和价值
  1、参数化设计
  参数化设计从实质上讲是一个构件组合设计,建筑信息模型是由无数个虚拟构件拼装而成,其构件设计并不需要采用过多的传统建模语言,如拉伸、旋转等,而是对已经建立好的构件(称为族)设置相应的参数,并使参数可以调节,进而驱动构件形体发生改变,满足设计的要求。而参数化设计更为重要的是将建筑构件的各种真实属性通过参数的形式进行模拟,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和计算。
  2、构件关联性设计
  构件关联性设计是参数化设计的衍生。当建筑模型中所有构件都是由参数加以控制时,如果我们将这些参数相互关联起来,那么我们就实现了关联性设计。换言之,当建筑师修改某个构件,建筑模型将进行自动更新,而且这种更新是相互关联的。
  3、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
  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是指通过定义参数来生成建筑形体的方法,当建筑师改变一个参数,形体可以进行自动更新,从而帮助建筑师进行形体研究。参数驱动建筑形体设计仍然可以采用定义构件的方法实现。
  4、协作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为传统建筑工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技术协作平台,例如,结构工程师改变其柱子的尺寸时,建筑模型中的柱子也会立即更新,而且建筑信息模型还为不同的生产部门,甚至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协作平台,例如施工企业可以在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添加时间参数进行施工虚拟,控制施工进度,政务部门可以进行电子审图等等。
三、设计院为什么用BIM
  1. 由于设计院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率先认识到BIM的优势,希望借助于BIM应用以获得设计竞争的先机。
  2. “痛则思变”的设计院类型:由于在某些项目上,遇到了传统绘图工具无法解决的难题,例如:大型项目的协同设计,异型复杂形体的建筑、绿色建筑分析应用需求等,导致他们寻求BIM技术来更好的解决。
  3. 为了响应甲方需求或者是满足与外方合作设计需要的设计院类型。部分地产商如太古集团,上海中心项目等在项目上要求采用BIM技术,或者是国外的设计公司采用BIM技术做的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要求中方设计院配合,所以设计院开始学习应用BIM。虽然目前这种需求在国内尚不普及,但是越来越多的地产商已经开始关注BIM技术,并谋求实施应用,这也正在逐步成为一种趋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4
参数化
参数化可以说BIM技术最为核心的理念之一,我们知道BIM模型是由无数个富含真实数据信息构件所组成的,在建立过程中类似于传统的拉伸、旋转等传统建模方式都可以避免,只需要针对构件设定好相应的参数,便可以随意调整,让构件按照设计人员的要求进行改变,满足设计上的要求、施工上的工艺以及业主方的观赏度。正是因为这些参数式构件的真实数据信息,所以其所构建成的虚拟模型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参数化可以运用虚拟建筑的BIM模型通过真实数据信息的模拟,对项目的受力、能耗、成本、进度等建筑品质反映出真实可靠的信息。
关联性
所谓关联性只是构件之间的关联性,它是在参数化基础上的衍生。传统CAD设计在修改某处的时候,无论是建筑师或者设计人员都会对比该处与其他图纸说明中相关的部分进行逐一排查与修改,这样不但增大了工作量,还造成了人为上的遗漏和错误,所谓百密一疏。有了BIM技术的构件关联性之后,当修改某处时,与之相关的构件都会自动改变配合,大大节省了工作量。例如我们对楼层高度做更改,那么每层的门、窗、梁、柱等都会随之而变,并且是同步的,保持模型的统一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的人为的错、漏、缺等传统问题。
参数驱动
所谓参数驱动是指通过对建筑参数的定义自动更新或生成建筑形体。这个方法在传统CAD中基本是不能的,比如现在的超高层建筑,可以通过对每层进行参数化定义(几何形状的定义和描述),最后将上下两层在用参数关联起来,驱动模型就可以生成建筑形体。如果楼体有旋转角度,在通过修改参数定义即可实现。这对于有规律且形状复杂的建筑形体有很大帮助。(例如SOHO等)
协作
在CAD时代,各专业间缺乏协作一个统一的平台。而BIM技术可以通过建立基于BIM数据库的协同平台,把建筑项目各阶段、各专业间的数据信息纳入到该平台中。业主、设计、施工及运维等各方可以随时从该平台上任意调取各自所需的信息,通过协同平台对项目进行设计深化、施工模拟、进度把控、成本管控等,提升项目的管理水平、设计品质。
第2个回答  2018-11-2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处长作出了解释。她表示,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国内较为一致的中文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 由于国内《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还在编制阶段,这里暂时引用美国国家BIM标准(NBIMS)对BIM的定义,定义由三部分组成:1.BIM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2.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概念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3.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21
一、设计时间
  在一开始的设计时间即协助导入,不仅可以让业主更精确掌握想要的规划方式,且不断的修改跟修正,都不影响最后整体图说,毕竟BIM图纸说明是一次修改,全面修正的效益,这对于设计者与业主都是最大的帮助,让设计者更快修正给业主,而业主也能通过BIM图纸说明更精确掌握自己的想法与需要.
二、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过程,由于业主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确认各种材料型式样本后,才能进行铺设规划,通过【BIM模型规划】的调整,都能依据业主选定的样板需求去进行油漆配色,磁砖分割规划,再输出整体规划确认;另外再确认规划完成后,更能依据规划方式输出施工图说给予现场工程人员进行施工,这样的功效是在以往传统室内设计施工无法比拟的,因为修正施工图及现场施工都无法同步,造成施工与设计不同调,导致后续完成往往都是业主不想要的,但又已经施工完成了,若要修改更麻烦,不仅伤身又伤财,业主只能无奈接受,当然这问题并非为设计端的问题,通常就是业主与设计方变更太快太频繁,导致施工无法接收到最新的讯息,而产生的错误;当然我们通过BIM工程的运作,图说修正与云端整合,都能将这方面协调落差的问题解决至最低.
 三、后续维护阶段
  建筑物完成后,通常让人往往忽略尔后的维护,但建筑物的建材机电设备毕竟都有一的寿命阶段需要维护,或许有人常认为,这些不就都是在竣工蓝图中吗?很抱歉,很少人在工程完工后还会去翻工程蓝图,且蓝图的纪载也无法纪录过多的讯息;但是BIM的图纸说明确能将各式材料讯息建置于图面中,不管是建材规格,厂商,出厂时间均能记录下来,并输出一份材料履历数据作为竣工数据的文件,再者业主在往后进行室内装修局部修改时,若需要进行壁体凿壁装钉,及机电线路增加时,不用再进行蓝图翻阅查询,说不定还不到(竣工图不一定与现场完工是相同的),只要通过完成的BIM图说选择修改的区域查看即可看出璧体中是否有管线,来判断可否进行装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09

BIM到底是什么与传统图纸之间有何区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