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我国诗人及诗词创作,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如题所述

诗坛冷寂,诗人多聊以自娱。主流媒介拚政治, 新兴文化要眼球。普通诗人困营生,高级学者忙应酬。诗歌是高度理想的,而现实是异常冰冷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4
事实上,对于旧体诗词有所基础的人,基本上都是自己扎堆自己玩儿,算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创作团体。为什么这样?因为目前诗词本身具备的文言气质是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的,同时不论是欣赏或是创作,都是需要对古典文化素养有要求的,所以一般都不会对不懂的人谈,而且会写诗词也不是什么能炫耀的事。
第2个回答  2019-03-31
没见到哪位称得上大家?尽是些堆砌华丽词藻,内容空洞,知道平仄格式的人弄几张照片做陪衬哗众取宠,自恋式的滥发自己大作的人。还有晒出自己照片的,有什么“诗词学会会员”头衔,所写的东西浅白无奇,甚至词不搭意,不知所云?有人每天都晒,自诩量多?其不知好比女人来例假,量多能证明什么?还有读古人诗词,记住“绿鬓”、“青眼”就认为是用典范本的,古为今用让他们觉得自己深谙国粹,不可一世。中国诗词,尤其格律体,不单单讲究起承转合、阴平阳平及入去声、对仗、领格字等诸多细微文法,最关键还是它的哲理性内涵,丰富的情感共鸣,清丽浓艳或质朴无华的深景意境的感染力。目前符合诗人本质的,几乎没有。
第3个回答  2019-04-11
专家与学者吹捧和夸耀的,大众不欣赏;大众喜欢的,专家与学者看不上眼;前者认为自己才是“权威”;后者相信自己才是“主人”;两相对立,两相矛盾。诗歌不同于小说,小说只要你有想象力,构思新奇,能赢得读者,就算成功;诗歌不仅需要想象力,还需要思想高度,艺术韵味,情感魅力,意境深度,还有受众的欣赏角度等等,诸多因素,“崇洋媚外”或“厚古薄今”的思想又占据了不少人的“心灵”。还有“人情”因素,跟我有关系,对我有利益,我就点赞你,说你的好。等等等等,就是一个“混乱不堪”的“状态”。🙏🙏🙏
第4个回答  2019-03-18
群龙无首、浑浑噩噩而已。翻翻《诗刊》,上上中国诗歌网,大部分都是不押韵的所谓的诗。这就好像波涛起伏的大海,有人在水平面下,看到的是暗流涌动,鱼沙俱下;有人在水平面上,看到的是帆舞鸥翔,艳阳蓝天。也许只有远离大陆是非之地的《香港诗刊》,才不被世俗的喧嚣所左右,能有清醒的头脑、独到的慧眼和卓越的远见吧?旁观者清。可悲的中国当下诗坛(包括语文教育),与中国蓬蓬勃勃、强劲上扬的大好政治、经济、军事发展态势,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不相匹配、不相协调,必须大力加以改进、整顿、扭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