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具有高瞻远瞩这种精神?

如题所述

当然是诸葛亮!!!

诸葛亮第一大贡献:《隆中对》为刘备这位迷途中的落魄军阀指明了道路——这个应该没人反对。
首先不得不表扬刘备确是个不倒翁,怎么落魄都不堕青云之志,于是于建安十二年,在徐庶等人的推荐下“三顾茅庐请孔明”,这才引出了千古绝唱“隆中对”。这是天才般的构想——因为它不仅可观,而且可行,事实上刘备日后的发展进程几乎就是照着这个蓝本展开的。当然这并不是诸葛亮有神机妙算的特异功能,而是他多年积累的结果。襄阳是荆州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交通便利、人才汇集、资讯发达。诸葛亮虽然躬耕垅亩,也时刻关注局势发展,“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也喜欢到处游学、交友、访贤,所以吸取了不少知识,吸纳了不少见解,才会对天下大势发展情况有着完整的搜集与分析;而且由于和刘表、蔡家和蒯家的联姻关系,对刘表政府那点儿家务事也了如指掌,所以《隆中对》上细致又有预见性的分析,是他通过多年的积累,加上对当前时事的观察与透析,从而得出的一套可行方案。
不过这段话显然是后人整理出来的,因为刘备尚且寄居在刘表门下,却想和刘表的外甥女婿一起谋他的地盘,借他和诸葛亮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泄露出去。(于是有人置疑《隆中对》的真实性了,我只想说:我不但相信有《隆中对》,而且我坚信历史上真实的《隆中对》比陈寿的那段记载更完善,更精彩,更引人入胜,更让刘备欣喜若狂)。
《隆中对》确定了三分天下、连吴抗曹的基本方针,显示出年纪轻轻的诸葛亮过人的才气和见识。不过让我感慨的不仅是他的才华,更是他的勇气,因为当时他们这翻谈话无异于做白日梦,无异与拿着十块钱就想买飞机。试想刘备那时侯除了名声几乎一无所有,但光有名声是不够的,做生意也得有本钱,何况是这么大笔买卖,可刘备没有。而荆州又是他们计划的第一步,别说此刻还在刘表手里,就是日后刘表守不住,丢了,也轮不到你刘备来捡吧!难道孙权和曹操不想要?难道其他大大小小的军阀不想要?这是块人人觊觎的肥肉,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诸葛亮似乎就已经势在必得了(而且似乎益州也不在话下),这是需要勇气的,也是需要一些浪漫主义情怀的,所以说诸葛亮和刘备几乎是在赌博,而且连赌本都没有。因此他们即使是制定了规划也不能立马付诸行动,他们唯一做的只有等。
当然类似的主张也是有过的。鲁肃在初见孙权就提出过“鼎足江东,占据荆州,进而争霸天下”,可谓和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所不同的是鲁肃是想以荆州做跳板,江东做基地,进而图天下;而诸葛亮是想先夺取荆州做基地,然后夺益州,进而图天下。因此诸葛亮的计划实施起来会比鲁肃的艰难得多,因为鲁肃是在已据江东的基础上提出的方案,而诸葛亮的计划当时整个还是一个乌托邦,所以他能想到这层,比起鲁肃,更不容易(而且他也做到了,只是最后一步没完成)。而且诸葛亮的〈隆中对〉分析更为透彻,提出的方案更为完整具体,更显示出他头脑清楚、深谋远虑、高人一等的智慧。这才是大智慧,岂是贾诩那种只会蝇营狗苟、投机钻营的小伎俩所能匹敌的?可叹现今有的人动不动就拿贾诩和诸葛亮比,简直是拿武大郎和姚明比身高。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14463868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17
说点中国的不行吗?你们对中国古人没有信心?高瞻远瞩和远见卓识差不多吧?那我给楼主介绍几个。
1.鲁肃 孙权统事,招鲁肃问世事,鲁肃明确的告诉他“汉室不可能复兴,曹贼也不可能除掉。建议孙权一统荆扬。
2.郭嘉 跟随曹操11年,为曹操出谋划策,深受曹操宠爱。遗计定辽东就是最好的证明。
3.贾诩 鬼使神差搬的计谋,让天下人嫉妒,以至于贾诩生活低调,不与人来往。
4.诸葛亮 还用我说吗?中国智神!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2-15
拿破仑,但不是战争,他的战争是侵略一定程度加快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但破坏了当地原有经济文明.
他最有远见的是他的<拿破仑法典>,也称<民法典>.
就如他自己说的,我的几十场胜利因为滑铁卢的失败被抹干净,只有我的法典会被人们永远记得.
现在,他的<民法典>作为最早的资本主义法律成为后来各国立法的参照,在现代仍具有深远的意义!
以上纯熟个人意见.
第3个回答  2006-12-17
诸葛亮被神化了。贾诩算个。
第4个回答  2006-12-17
据我看来,诸葛亮最具有这种精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