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才可以阻止孩子离家出走

如题所述

如何才可以阻止孩子离家出走
在当前,青少年离家出走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现象是摆在社会、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防止青少年离家出走这一话题,是我们政教工作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青少年出走的危害性极大,家长应采取措施防范。青少年一个人流浪在外,生活没有规律,睡眠饮食没有保障,远离父母和亲人,孤独感和恐惧感油然而生,一系列的不适应容易使少年情绪忧郁,产生偏激和愤世嫉俗的心理。另外,流浪在外的青少年易染上不良习惯,学会偷盗、抽烟、酗酒和说谎等。特别令人忧虑的是,离家出走还容易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从离家出走少年自身来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动荡性。青少年思想活跃、敏感但又控制力差;易走极端却又不善于自我协调;敢作敢为又盲目冲动,一旦受挫却又心理承受能力弱,只好出走。
 2.少年本身存在不良个性。心理学证明,固执任性、情绪动荡、缺乏自制力、对自己认识不清。对现状不满等心理都易导致少年出走。
离家出走少年除了上述内在原因以外,还有许多外在原因,更直接地促成了少年离家出走。综合分析起来,主要有下列几条:
 1.家长的娇宠。许多家长对独生子女百般迁就,一旦家长力不从心,满足不了孩子的要求时,被娇惯坏了的孩子很有可能负气出走,以此来威胁、要挟父母。
 2.与家长的矛盾冲突。由于与父母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少年很容易由沉默变为激烈的反抗,最后愤而出走。
 3.外面世界的影响。学业的繁重使少年无暇顾及外面的精彩世界,但年轻而骚动的心又无法抵御来自外界的诱惑,因此便拿了父母的钱到外面去大开眼界,他们与父母并没有什么矛盾,只是想出去看一看,玩一玩,怕父母不同意,于是只好不辞而别。
4.缺少沟通。从众多的青少年离家出走的事例中,不难发现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少必要的、有效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使一些正值花季年龄的孩子难以从本应属于自己的精神港湾的家庭中获得温暖的关爱和细心的呵护,而作为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场所———学校,由于受到相关的功利性教育因素的影响,老师很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塑造。一些失去了家庭、学校这两大重要阵地后的孩子,开始流向社会,试图从社会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但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因为“免疫功能”尚未健全的青少年过早进入社会后,自然难以正确识别和抵挡形形色色的“社会病菌”,这也正是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所在。
5.缺少家庭温暖。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只顾忙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而忽略了自己的孩子。有的是常年在外打工,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有的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抛弃了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长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导致叛逆行为。
怎样有效预防青少年离家出走,避免其离家后给家庭、社会造成不利后果呢?
1.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联动机制,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提供家长论坛,让家长们传授育子经验,也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教师和家长一起 ,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办法,帮助他们改掉不良习惯。
2.老师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外,也应拿出一些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也可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必要时也可与家长进行配合共同消除学生的精神压抑。特别是对一些学习成绩不尽理想的学生,老师不要斥责和冷落他们,要分析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尽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成绩。另外,老师通过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可从中发现学生的特长和学生独特的个性,使得一些学习成绩不很拔尖的学生,也有一个展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为其树立起健康成长的自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