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中的魔鬼形象特征梳理

如题所述

魔鬼一直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形象,尽管在客观上并不存在,但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却渗透着西方社会及其文化的诸多方面。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魔鬼形象始终存在,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魔鬼成为文学中的形象,其频繁出现的时代主要有四个时期: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英国启蒙时代、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和20世纪早期的苏联,所属的流派为人文主义、启蒙时代、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相对应的作品为但丁的《神曲》、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歌德的《浮士德》和布尔加科夫的《大师与玛格丽特》。但丁的《神曲》将上帝与魔鬼构成对立的两级,即魔鬼是上帝的对立面;在《失乐园》中,弥尔顿首次把魔鬼撒旦塑造成一个英勇的革命者和积极的反抗者,而非宗教意义上的恶魔;歌德笔下的魔鬼则处处充满矛盾,《失乐园》中的梅菲斯特对于上帝是种既依附又抗争的暖昧态度;而现代主义作品《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撒旦是所有魔鬼之中最具颠覆性的形象,他洞悉世间的万事万物,执掌道德的天平,对一切罪恶进行无情地嘲讽与惩罚。
——摘自论文《魔鬼形象在西方文学中的嬗变》
可以去读一下这篇论文,从学术的角度分析了西方文学中魔鬼形象的意蕴及内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