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张怀民被贬之前官职是什么,他们为何被贬

如题所述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张怀明:
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提到张怀民,张怀民当时被贬黄州 ,作者和张怀民当时都被贬黄州,(是在苏轼被贬4年后被贬的) 可以算是志同道合的人。

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御史李定曾也指出苏轼四大可废之罪。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7-26
热心网友
《宋史·苏轼传》中提到过,吏部尚书(未上任)、礼部尚书、兵部尚书。
由于六部的顺序: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所以苏轼担任的最高官职应该算礼部尚书。

给你看看苏轼的任官年表。
公元 中国纪年 官职
1061 嘉佑六年 大理评事,凤翔府判官
1065 治平二年 在京判登闻股院
1066 治平三年 在京直史馆
1069 熙宁二年 在京直史馆判官告院
1070 熙宁三年 在京任监官告院
1071 熙宁四年 在京任监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以太 常 博士直史馆通判杭州
1075 熙宁八年 密州太守
1077 熙宁十年 徐州太守
1079 元丰二年 湖州太守
1080 元丰三年 贬黄州团练副使
1084 元丰七年 谪移汝州团练副使
1085 元丰八年 任朝奉郎,知登州,在京任礼部郎中
1086 元佑元年 在京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7 元佑二年 在京为翰林学士,复任侍读学士
1088 元佑三年 在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权知礼部贡举
1089 元佑四年 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1091 元佑七年 吏部尚书 以龙图阁学士知颍州 以龙图阁学士知扬州 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任礼部尚书 以兵部尚书、龙图阁学士除兼侍读
元佑八年 1093 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知定州
元佑九年 1094 贬宁远军节度使,惠州安置
绍圣四年 1097 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
元符三年 1100 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复任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

楼上的网友,礼部尚书,按《宋史·职官志》,主要职责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
礼部 掌国之礼乐、祭祀、朝会、宴飨、学校、贡举之政令。祭之名有三:天神曰祀,地祇曰祭,宗庙曰飨。又有大祀、中祀、小祀之别。币玉、牲牢、器服,各从其等。凡雅乐,以六律、六同合阴阳之声为乐律,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乐器,宫架八佾,特架六佾,分武文先后之序为乐舞,其所歌为乐章。若有事于南北效、明堂,籍田、禘祫太庙,荐享景灵宫,酌献陵园,及行朝贡、庆贺、宴乐之礼,前期饬有司辨具,阅所定仪注,以旧章参考其当否,上尚书省,册宝及封册命礼亦如之。凡礼乐制度有所损益,小事则同太常寺,大事则集侍从官、秘书省长贰或百官,议定以闻。凡天下选士,具注于籍,三岁贡举,与夫学校试补三舍生。掌后妃、亲王以下推恩,公主下嫁,宗室冠、婚、丧、葬之制,及赐旌节、章服、冠帔、门戟,旌表孝行之法。若印记、图书、表疏之事皆掌焉。大祥瑞,则朝参官以上诣阁门表贺,馀于岁终条奏。
第2个回答  2016-07-26
你百度,百度都会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