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解释一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如题所述

朱光潜先生说过这句话:“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出"、"入"就是离去和进来的意思,而“世”则指凡尘俗世。出世表示一个人不再关心人类生活中大家都追求的功名、权位、财富等;入世表明积极进取地在政场上发挥作用的思想。

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人应该淡泊名利,不求多大的回报;然而做事一定要注重整个过程与功绩,一定要有远大的雄心抱负,并且为之努力和奋斗。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世事纷纭,烦事扰攘,要以超然的心态对待。做事谋生,积极主动,要用有限的人生铸造辉煌。一定要摆正心态,笑对人生。

扩展资料:

1、出世的意义:

常常指人的出生,或者出仕做官,立身成名。除此之外,出世亦指存在主义的一种思想流派,主张将生存托付给宗教,以摆脱荒谬世界。

更多的机会,会冲击到我们的固有意识,这些意识其实都是来自原生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集体意识。就需要更频密、更深度地运用学到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清理与觉察,来照见自己卡点的真相,从而加速破集体意识,加速破自我的假象,破到清零彻底,就是明心见性;

2、入世的意义:

指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也指佛家语,与“出世”(脱离俗世)相对,生于世上。或者从经济方面来说,就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明心见性,即大脑清零重启后,更多的脑资源会被下载调用:真在空,自生灿烂妙有——活用一切世俗集体意识的名相和比较规则,不再被其束缚,也不再计较它们的无明,一切为用,就着世俗的理解甚至无明去用,以及创造新名相和新规则,用而不被束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4
感悟: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朱光潜先生说过:“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我很信服这话,以为朱先生是用极简单的语言,说出了人生极复杂的道理。人生一世,如草生一秋,是匆匆忙忙的短暂。所有的人,上自帝王显贵,下至黎民苍生,都是这匆匆舞台的演员和看客,常言浮生若梦,过去把这话是当做消极的思想来批判的,其实,谁都明白,人生到底是一出悲剧。无论是天才还是愚饨,到头来都摆脱不了一个毫无二致的结局。有了这样的洞察,人们就会在不免有些苍茫的悲凉中,获得某种顿悟。参透一切苦厄,把身外之物看淡,豁达、潇洒,了无牵挂,无忧而有喜。我理解,这就是“出世”的思想,是指从总体上看,要把世事看淡。

  但若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就确定有点“消极”的味道了。只讲“出世”而不讲“入世”,则对人生的体悟还说不上全面深刻。有了“入世”对于“出世”的加入和融会,就把人的高低、不同的境界区分了出来。

  从具体上看,人活着要谋生,要做事,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社会,都来不得半点虚妄。太阳每日升起,每日落下,一个人的一生能看到几次日出日落的景致?因此就要珍惜,决不虚度光阴。春花秋月,赏心乐事,酷暑严冬,黾勉苦辛。要每日都过得充实、有意义,有益于人,也有益于自己。积极,有效,把眼前做的每一件事,都看成盛大的庆典,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不悲观,不厌世,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走去。明知愈走愈接近那谁也无法逃避的终点,却始终是坚定地前行。这样的人生,是摆脱了大悲苦而拥有大欢喜的人生。

感悟:
有时,一句话可以让我们受用一辈子,比如:“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世事纷纭,烦事扰攘,我们要以超然的心态对待。做事谋生,积极主动,我们要用有限的人生铸造辉煌。人生本是一场悲剧,但我们可以做到摆正心态,笑对人生。
第2个回答  2017-07-20
出世的态度指不计较:做人的时候,不求回报,不问得失,只求真心;入世的态度指认真负责,不得过且过,也就是说做事情的时候,不能马马虎虎,要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一定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在生活中获得认可,从而获得福慧圆满的人生。
第3个回答  2017-07-20
就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第4个回答  2017-07-20
这是明代大文人徐渭(字文长)写的一副读书奇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正确的读法是: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不(hǎo)读书。意思是年青时是读书的好时间却不喜欢读书,到了晚年喜欢读书却不是读书的好时候了。这幅对联告诫我们要珍惜大好时光,努力读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