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胡字古诗词

如题所述

含有“胡”字的古诗词比较多,往往与胡人有关系;胡人是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亦泛指外族人,而“胡”也是北方民族匈奴人对自己民族的一种称谓。  下面介绍二首和胡人相关的古诗词。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作者】陈亮.宋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曾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释义

金国统治者,不要以为许久不见南方出师北伐,便认为宋朝没有了人才。但愿您这次使金发挥才干魄力,只手擎天,终究会显示万夫莫当的英雄气概。我们堂堂汉使必能完成使命,哪能像河水永远东流那样,年年向金廷求和?这次遣使往贺金主生辰,是因国势积弱暂且再让一步,终须发愤图强,战而胜之,获彼王之头悬于藁街。
在这个尧、舜、禹圣圣相传的国度里,在这片孕育着汉族文化的国土上生长着的伟大人民当中,总该有一个半个耻于向金人称臣的志士吧!让金人玷污和践踏的中原大地充满腥膻臭气,怎么能令人容忍?我们先烈为国献身的精神何在?我们的民族正义何时得到伸张?金人的气数已尽无需再言,我们现在正如日中天,必将获得最后胜利。

其中结句“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痛快淋漓地倾泻了豪情,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对于当代时局也具有现实意义,像台独、疆独之流,国人也应该具备泱泱大国风范,  直接反问“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即可。

出塞二首·其一

【作者】王昌龄.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释义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结尾“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但也有“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气魄和胆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3

一剪梅·怀旧

作者:汪元量    (宋)

原文

十年愁眼泪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一团燕月照窗纱。楼上胡笳。塞上胡笳。
玉人劝我酌流霞。急捻琵琶。缓捻琵琶。一从别后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

赏析

全词表现的是作者的家国之思。以“十年”开头,突出地显示出时间的悠长。词人将这悠长的时间背景与一双泪巴巴的愁眼迭印到一块,组成了一个耐人寻味、动人心魂的复合意象。古人有“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的名言,在这里,词人正是将他无限的愁怨与忧伤借这“阿睹”传达出来。使词作劈空而起,先声夺人,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今日思家”二句,解释十年愁眼不开的原因。“今日思家,明日思家”,则是十年来天天思家,却天天没有回去的希望。词人被这旷日累年、遥遥无期的乡思所折磨,愁苦之极,彻夜无眠,抬头所见,唯有“一团燕月”而已。常言道“月是故乡明”,词人特别点明是“燕月”,意在强调自己身在异乡异国的事实。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由月而念及故乡;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由月的运行而写出人的不眠。这首词写月,实兼以上二家之长,而一个“燕”字对渲染身居异乡敌国的凄伤情怀尤其有力。

一团明晃晃的燕月已使词人愁上加愁。楼上、塞上却又传来阵阵胡笳声,真是“那堪更听边城角。边城角,又添烦恼,又添萧索”(《忆秦娥·风声恶》)。月是“燕”月,笳是“胡”笳,不眠之夜的所见所闻,都莫不勾起词人国破家亡、离乡别土的痛苦,将他的愁怨之情推向极限。

上片前三句,从总体背景落笔,写十年间悠长的愁思;后三句从细节入手,写不眠之夜的痛苦。前者有如电影中的推镜头,展现的是时间流逝中的乡思之情;后者又象一个特写镜头,展现的是时间片断上的乡思之情。二者同古文中的互文手法一样,说明词人十年来夜夜不眠,时时对月,时时听胡笳。而燕月亏了又盈,胡笳天天如故,家国之思的痛苦却一天天在增加,如重山累迭,无穷无数,无尽无期。

下片从“思家”转为怀人,先回忆离家时的情景。“流霞”泛指美酒。“玉人”不详确指,《忆秦娥》词中也有“玉人何处教吹箫,十年不见心如焦”句,当是实有其人。

当初离别之时,“玉人”杯酒相劝,因为词人此去实是“西出阳关无故人”。但遭此国难,他自知美酒的麻醉不足以解除心头的哀伤,所以只是与她默默相对,借着不成曲调的琵琶来抒发不堪言说的断肠意。“一从别后”便只有愁眼对月,枉自思念,正如《望江南》词中所说的“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归期未卜,相见无日,词人愁断肝肠。

思念之极,终于想到寄上一枝梅花,以慰其孤凄之心,以表自己的思念之苦。然而一转念,却又是“莫寄梅花”,一则故国早已物是人非,梅花寄往何处,自己茫然不知;再则“彩笺难寄,水远山遥”(《忆秦娥·马萧萧》),纵然知道寄往何处,又如何能寄去,何况即使寄到了,也只能为她增添愁闷和担忧,有何益处。这两句词,以平浅的语言将词人那种极其矛盾的心理刻画得非常细腻,实是心理描写的妙笔。

全词抒写的虽是思家之情、怀人之意,却无不染上国破家亡的痛苦色彩。从那一双“愁眼”中,从那“弦弦掩抑”的“琶琵”声里,是不难体会到的。也正因为这样,词人的乡思就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更能打动人心。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第2个回答  2018-05-28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经常用的题目。塞(sài):边关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汉朝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龙城”:地名,是匈奴圣地,汉朝大将军卫青曾奇袭龙城,后与匈奴作战七战七胜。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卫李,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5.胡马:指敌方的战马。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6.阴山: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常常从这里南下侵扰中原地区,也是卫青坟冢的模样。   7. 不教:不叫,不让。教,让。   8. 度:越过    

【译文】仍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可是去万里之外打仗的战士还未回来。 倘若攻袭龙城的英勇善战卫青现在依旧健在,绝不会让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今属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中进士,历任汜水尉、校书郎,天宝元年贬江宁丞,天宝七年又贬为龙标尉,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安史之乱起,他避乱回乡,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他的边塞诗或抒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充满了杀敌卫国的热情;或描写长期征战怀乡思亲的“边愁”,流露出对统治阶级的不满。一部分描写妇女生活的诗也很有名。他的诗意境开阔,精神昂扬,语言流畅,言简意深,当时就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著有《王昌集》。
评价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爱国之情。
表达诗人对守边战士的同情以及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第3个回答  2018-02-28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唐 · 王维《使至塞上》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宋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 先秦 · 屈原《离骚》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 唐 · 李白《关山月》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 唐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 汉 · 司马相如《凤求凰》
第4个回答  2017-01-25
1、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出塞》
2、遗民泪尽胡尘里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
先秦
屈原
《离骚》
4、胡为此堂
先秦
屈原
《天问》
5、烟尘蔽野兮胡虏盛
魏晋
蔡琰
《胡笳十八拍》
6、越汉国兮入胡城
魏晋
蔡琰
《胡笳十八拍》
7、胡风浩浩兮暗塞营
魏晋
蔡琰
《胡笳十八拍》
8、胡风夜夜吹边月
魏晋
蔡琰
《胡笳十八拍》
9、胡人宠我兮有二子
魏晋
蔡琰
《胡笳十八拍》
10、羌胡蹈舞兮共讴歌
魏晋
蔡琰
《胡笳十八拍》
11、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魏晋
蔡琰
《胡笳十八拍》
12、胡儿号兮谁得知
魏晋
蔡琰
《胡笳十八拍》
13、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魏晋
蔡琰
《胡笳十八拍》
14、胡虏数迁移
魏晋
曹植
《白马篇》
15、胡骑凭陵杂风雨

高适
《燕歌行》
16、胡窥青海湾

李白
《关山月》
17、胡为乎来哉

李白
《蜀道难》
18、赵客缦胡缨

李白
《侠客行》
19、自胡马窥江去后

姜夔
《扬州慢·淳熙丙申正日》
20、壮志饥餐胡虏肉

岳飞
《满江红·怒发冲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