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采莲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王昌龄的《采莲曲》共有两首,都是描写采莲女的劳动场景,借景抒情,刻画出纯朴自然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劳动场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品原文:

其一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其二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白话译文:

其一

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其二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据记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被深深吸引,遂作《采莲曲》。

文学赏析: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

“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

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莲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27
王昌龄的《采莲曲》表达了作者对少女的喜爱之情。
第2个回答  2017-02-24
达到了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赢得了“诗圣”的称号。   从宰相任上被贬同州时,元稹遭到当地旱灾,曾经作诗归罪于自己,诗中问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12-05
表达了对外貌的描写和莲花池的描写
第4个回答  2020-03-26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