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财产在法律上怎样分配?

父亲过世,生有四个子女,母亲患老年痴呆无行为能力,如果其中一个子女主要负责给母亲养老送终,请问家庭财产在法律上怎样分配?

法律上没有家庭财产分割这一类的法律条款。只要家庭成员之间协商一致即可,夫妻之间的财产分割可参照婚姻法中离婚财产分割的相关规定。  相关法律常识:  财产是指拥有的金钱、物资、房屋、土地等物质财富:国家财产、私人财产,具有金钱价值、并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的总称。大体上,财产有三种,即动产、不动产和知识财产(即知识产权)。  财产可分为:有形财产(又称有体物.),如金钱,物资;无形财产(又称无体物.),如债权,知识产权,虚拟财产权等。也可以为:积极财产,如金钱,物资及各种财产权利;消极财产,如债务。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人们对财产的认识不断深化,财产的范围也随之拓宽。  关于资产和财产的区别,可以从下述几方面来理解:  第一,由于净资产是企业财产或财富的积累并最终归出资者所有,所以,财产在一定意义上就具有企业和出资者双重所有的性质相比之下,资产则只归企业所有。  第二,由于净资产是企业运营总资本的一部分并且归企业所有,所以财产属于自有资本的范畴,与此同时,与净资产相对应的资产就成为财产的转化形态或运用形态。  第三,企业的财产虽属于自有资本的范畴,但它并不是由出资者的投资所形成的,而是企业总资本运营收益或总资产运营收益的积累,所以,财产既是资本的产物,又是资产的产物。  第四、从企业的借贷关系看,有资产就有负债,即资产是与负债相对应的,相比之下,财产则不与负债相对应。  第五,由于资产与负债相对应,所以资产就随负债的增加而增加,随负债的减少而减少。相比之下,由于财产不与负债相对应,所以财产就不随负债的变化而变化。
满意请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6
  单独立户后的家庭财产分配:  1、应由该财产的所有权人(父母等)根据本人的意愿,选择分配的额度以及是否分配、并在分户协议书中明确该项即可;  2、当事人对此有异议的,可以带上本人的户口本、有效身份证、起诉状、分户协议书等,向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起诉维权(可以聘请专业人士代为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第2个回答  2014-09-13
去世以后首先将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一般情况下其中一半为遗产
然后,有遗嘱的,尊遗嘱,无遗嘱的,在第一顺序继承人之间平均分配。
同时分割时照顾无生活能力的人追问

没有遗嘱;您说的是否可以理解为负责养老送终的子女应分得【1/2+1/10】?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四个子女“~~~首先是各占全部财产二分之一的五分之一...

”母亲患老年痴呆无行为能力,如果其中一个子女主要负责给母亲养老送终,请问家庭财产在法律上怎样分配“~~~然后是协商倾斜”其中一个子女“多一些份额,协商不成只能诉讼...追问

如果给负责养老送终的子女【1/2+1/10】有法律依据吗?

追答

各得份额平均是有法可依的...倾斜度只能是协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9-13

(1)父亲的遗产,原则上---配偶与4个子女,均分。

(2)配偶属于生活困难--可以多分

(3)养老的子女--可以多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