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的讲演 教学反思

如题所述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李先生〕指李公朴(1902—1946),江苏武进人,爱国民主人士。1946年7月11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声音激动)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地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
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地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桃色事件〕因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所引起的事件。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后,企图在人民面前掩饰他们的罪行,造谣说李公朴被暗杀是由于“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地鼓掌)这是某集团〔某集团〕指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
去年“一二·一①〔一二·一〕1945年11月25日晚,昆明市大中学生六千余人在西南联合大学举行反内战时事晚会,国民党反动派出动军队包围会场,开枪放炮,进行威胁,并在学校附近戒严,禁阻师生通行。于是各校学生联合罢课。12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派大批军警和特务在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两处投掷手榴弹,死四人,伤十余人。”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反动派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像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地鼓掌)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地鼓掌)
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轻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热烈地鼓掌)我们有这个信心!(鼓掌)
“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①〔护国〕指护国战争。1915年10月,北洋军阀袁世凯称帝,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同年12月25日,云南首先宣布独立,以蔡锷等人为领导,组织护国军讨袁。,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听众表示接受)
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联大〕西南联合大学的简称。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成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4月,西南联大宣布解散。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
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
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
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地鼓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14
(一)总体思路: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主要是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两个方面刻画了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的形象。文中语言优美,精练,材料剪裁独到精巧,感情激烈。如何引导学生不但要深刻感悟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同时还要让学生自主领会文中精彩的语言和写作手法呢?这是我在上课前一直思考的问题。

(二)具体对策:

1、多角度呈现背景——横看成岭侧成峰,当我了解到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时,我不禁被闻一多先生的精神所深深打动,感动于其献身于革命事业,为他敢于说真话的勇气所折服,更为他的“最后一次演讲”所震撼,于是我决定把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不仅用视频呈现,更用文字表现,让学生自己来读一读,品一品,感受闻一多先生的慷慨激昂,感受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精神,为课文的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情感基础。

2、文本阅读的延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了解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简略地说说有关闻一多先生的事迹,使学生对闻一多先生有总体的印象。其次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主划分层次,大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由闻一多的言行一致联想到历史上、现实中一些人物如屈原、周恩来、雷锋、抗非典的医务人员、广大教师等等,然后由学生来谈谈自己在生活学习中应该如何对待言行一致的呢?让学生畅所欲言,渗透对学生的人文思想的教育。

3、角色转换,在感同身受中体会文本精髓——化作春泥更护花,在学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之后,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成闻一多,在明知凶多吉少的情况下仍然参加了群众大会,作了最后一次的讲演,以他的口吻为自己书写一则墓志铭。既是对文本内容的最好总结,也是一次感悟人物精神的内心碰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