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观点,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

阅读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观点,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二 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三 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材料四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 、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性、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四回答理学塑造了中华民族哪些积极向上的民族性格?(不少于3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对立关系。
(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陆王主张“致良知”。
(3)发奋立志、社会责任、注重气节等(关键是积极向上)。
(4)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