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中,曹植把豆比喻成——,用萁比喻——

如题所述

       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曹丕比做豆萁,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思想感情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它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 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创作背景】传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

  【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曹植 。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是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dàn),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自幼颖慧,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落笔成文,深得曹操的宠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19
七步诗中,曹植把豆比喻成自己,用萁比喻曹丕

【原文】:
七步诗
朝代:两汉
作者: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注释】:
1、漉豉以为汁: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
2、本:原本,本来。
3、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第2个回答  2014-12-10
“豆”指的是曹植自己,“萁”指的是曹丕。“同根生”指的是他们两个本是亲兄弟,“相煎”指的是自相残杀
第3个回答  2014-12-10
这里的“豆”是被迫害的曹植,“豆萁”是“煎熬”弟弟的曹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12-10
豆比喻成自己,豆萁比喻曹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