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只能等死吗

如题所述

前不久的一天,我在马路边等人。离我十几米远的地方有一个垃圾箱,见一个老头子背着一个蛇皮袋,走到垃圾箱前伸手在里面翻捡垃圾。没有翻出什么,就去翻捡前面的垃圾箱。过了不到十分钟,又来了一个年龄稍小的女人翻捡垃圾。当然也是一无所获,照样朝前面的垃圾箱走去。又过了约十分钟,过来了一个老太婆,身子非常瘦小,腰躬得很低,前胸几乎抵着膝盖,我想大概是严重的脊椎毛病所致。她手里提着一个黑色塑料袋,蜗牛一样从我面前挪过,挪向垃圾箱,伸出干柴一样的手臂在垃圾箱里翻捡。她翻得很仔细,居然翻出了半只烂橘子。只见她小心翼翼的抹去表面的残渣,剥掉剩下的皮,慢慢的将半只烂橘子填进嘴里。随后向前面的垃圾箱蜗行而去。当时我真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请原谅我的渺小,我没有,甚至连想都没有想到要去帮助她。几天来,那瘦小蜗行的身影一直都在我的眼前晃动。我想,她曾经也应该是一位伟大、勤劳的母亲,如今老了,每天生存的希望却是垃圾箱里被人遗弃的腐食,和能够买上五分或一毛钱的矿泉水瓶子等物。她并没有伸手向人乞讨,如果她向人乞讨,每天的收入也许比捡破烂要多出好几倍,但她选摘了后者。比起那些以乞讨为生的年轻乞丐,她实在是一座高山。有个传统的观念,就是养儿防老,难道她没有儿子?我认为这个观念应该改变,儿子应该承担对儿子的儿子的抚养责任。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则应该由政府承担,因为每一个自然人都是纳税人,政府管理着税款,人老了以后,丧失了劳动能力,应该享受曾经付出的那份回报。我们仅拿一般工薪阶层打比,退休以后,能够享受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元的养老金。而那些没有工作单位的人,尤其是农民,却享受不到养老金。当然有吃低保的,仅仅限于孤寡老人,而且低保金也少得可怜,根本保证不了日常生活开支。还有那些有子女的老人,连低保也享受不到。理由是,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我认为这种规定不妥。子女赡养父母是伦理范畴,享受养老金是人权范畴,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作为同样的人,在同样的国度里,同样的为国家做出过贡献,是同样的纳税人,为什么老了以后不能享受同样的待遇?假如子女没有能力赡养老人又怎么办?这也是我下面要讲的第二件事情。二大哥今年七十二岁,大嫂六十八岁。大嫂是独生女,父亲去世后,大嫂的母亲就一直跟着女儿女婿过生活,今年九十整。孩子们叫她外婆,我们一大家人也都随着孩子们叫外婆。外婆身体很好,就是腿有毛病,刚开始还能扶着凳子走路,后来就完全不能行走了。大哥患高血压、痛风症。大嫂患血吸虫肝病,腰椎颈椎变形,每年都要住好几次院。有时大嫂住医院,大哥拖着病体到医院照顾大嫂,外婆躺在家里就无人照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得把外婆送进福利院。立即凸现出来的是经济问题。大哥退休金一千元,大嫂只有八百元,福利院每月要交七百元,加上其他开支,每月至少也得八百元。两人收入就剩下一千元,大嫂住院,大哥看病,只能报销一部分,加上日常生活开支,显然不够。因此,大哥大嫂面对的生活艰难可想而知。再说外婆的福利院。外婆住在一间很破旧的房子里,走进去感觉回到了七十年代。只有一台彩色电视机,不甘寂寞地显示它是现代的。房间里一共住了六七个老太婆,年纪大的有九十几,最年轻的也在七十以上。有全痴呆的,有半痴呆的,最清楚的是外婆,还有两个半清楚的。这是民政局办的养老院,民政局是个清水衙门,资金自是困难,改善条件也难。外婆每天早上五点多钟起床,坐在椅子上直到天黑上床睡觉,连个讲话的人都没有,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自己又不能走路,自然是很痛苦的。外婆进养老院有三年时间了,中途进去死了,又进去又死了的有几个。同外婆一间房住的一个老人,全痴呆,每天睡在床上不动,也不知道讲话,同死人一样。不久就死了。她儿子是政府的官员,因为两口子忙于工作,只好把老人送到这里来。与其把这里叫福利院不如叫等死院。这里根本谈不上生活质量,只是每天喂三餐饭,说实话,哪有家里的饭菜那么好,等到哪一天呼吸停止了完事。确切地讲,真的应该叫等死院。我们每次去看外婆的时候,外婆都哭,让人揪心,也让人感到无奈。
上述两件事情都是我亲眼所见,如果人到老年,就失去尊严,没有最低的生活质量保证,每天只能在苦挨中等死,这未免太残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个人都有父母,每个人自己都有老的一天。所以我们应该为这些老人们想一想,如何让他们过上最起码的有人格尊严的生活。作为一个公民,我希望政府应该重视老年人的生存问题,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从财政中拨出一定的经费,再在那些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的经费中节约哪怕一点点来解决老年人的具体问题,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政策精神。而不要象某些官员仅在过年的时候进行“送温暖”的作秀表演,既让人恶心,又让人寒心。据说现在在深圳等地,通过社区搞家庭养老有偿服务。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社区派人定点上门料理老人的生活,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省建设养老院的资金以及土地资源,一方面使得老人有一个家的感觉,精神上也轻松愉悦一些。但愿像这样的经验能够尽快推广。政府除了解决资金问题,还要组织研究出更多具体实用的办法,让我们的老人从真正意义上安享晚年生活,而不要沦入老来等死的凄凉境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3

老年人的生活节奏

第2个回答  2021-04-27
并非。
人老了以后,还可以继续奋发。老人不一定能挣太多的钱,但能活出价值。老人们应该专门找一些对全社会有利的事做,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第3个回答  2020-04-15
还有更惨的,顺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