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酒量究竟有多大?

如题所述

只有李白喝酒的记录,没有发现李白连气喝上几斗酒的记录,估计李白的酒量是不大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0
如果按照现在的一斗来计算,一斗等于十升,一升又等于一千毫升,那么,一斗就是一万毫升了,相当于现在的二十斤酒。从酒量上说,如果说有人一次能喝二十斤啤酒,这或许可能,但那时还没有啤酒,因为啤酒是二十世纪才从国外传入中国的。但假如是白酒或黄酒,这么个喝法就难以让人相信了。 根据杜甫诗中所讲的,喝二十斤酒的说法也靠不住。 杜甫曾写过一首诗,叫“饮中醉八仙”,李白“斗酒”的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诗中是这样说的:“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假如李白真的能喝二十斤酒,诗中提到的另外两个人,酒量就更是不得了。 在醉八仙这首诗中,提到了汝阳王李琎,杜甫说他能喝三斗:“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汝阳王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子,据说他每次都是痛饮后才入朝。就算是喝了那么多,路上遇到酒车还是止不住流口水,恨不得把自己的封地搬到甘肃的酒泉。诗中的另外一位就更不得了了:“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这个焦遂据说是个布农之士,史上没有太多的记载,但酒量惊人,喝过五斗以后反而更加神采焕发。按照上面的计算,汝阳王要喝六十斤酒,焦遂则要喝一百斤。 由此说来,李白喝的“一斗酒”并不是现在人们说的容量单位“一斗”。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服虔的人写了一本书叫《通俗文》,对研究中古汉语,尤其是中古汉语的方言、俗语有着很高的文献价值。在这本书中提到一句话,“木瓢为斗”。木瓢,是一种民间普遍使用的盛酒量器,既然叫瓢,恐怕再大也大不到哪去。老百姓进酒店,没那么多说道,喊过小二:“来瓢酒!”文人墨客们却不能这样,因为至少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层人物,一定要高雅一些,尤其是写文章,显然要有更雅的称呼,斗比瓢大,更能显示气概豪迈,以斗来喻瓢也就不奇怪了。不过,唐代的刘言史在诗中直接就说:“伛偻山夫发似丝,松间石上坐多时。瓢饮不曾看酒肆,世人空笑亦何为。”但这是在说山野村夫的饮像。 还有一些例子也可以左证这里所说的“斗”,实际上是用手就能轻易端起来的酒具。《史记·项羽本纪》中说:“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并不是说项羽送给范增一对像盛粮食那样大的两个玉斗,而是一对玉酒杯。《大戴礼记·保傅》中说:“太宰持斗而御户右。”明确地告诉人们这个“斗”是可以用手来“持”的。 从这个角度,杜甫对每个人的酒量评价可能是真的,因为除了上面三个人,其他人的酒量并没有用“斗”这个量词,比如:“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张旭酒过三杯便狂草如飞了。另外,也不能完全排除艺术夸张的成分。 比较起来,李白应该属于好饮、豪饮但并非酒中高手。他自己就说:“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喜欢喝,而且大多情况下是一喝就醉,甚至就睡在酒店里,旷达不羁,一派超世脱凡的酒仙。所以,李白的“斗酒”并非是现在普通意义上的容量,而是一种酒的专有度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