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西湖的诗五首

(六月二十七日与《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起写的!!!!!!急!!!!!!!!

1、《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夜泛西湖》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3、《开西湖》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拓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31

1、《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夜泛西湖》 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3、《开西湖》 苏轼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二) 苏轼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拓展资料:

1、人物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1][2]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2、主要作品

古文:

《荀卿论》、《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东坡志林》、《随记集》、《刑赏忠厚之至论》、《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重巽以申命论》、《进策》、《天石砚铭(并序)》、《策别课百官》六篇、《策别安万民》六篇、《策别厚货财》二篇、《策别训兵旅》三篇、《策断》四篇、《黠鼠赋》、《记游定惠院》(一作《记游定慧院》

诗歌:

《赤壁赋》《后赤壁赋》《东栏梨花》《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春宵》《海棠》《和子由渑池怀旧》《和子由踏青》《花影》《惠崇春江晚景》《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月二十九日二首》《上元侍宴》《石苍舒醉墨堂》《书李世南所画秋景》《游金山寺》《题西林壁》《望海楼晚景》《雪后北台书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有美堂暴雨》《赠刘景文》《章钱二君见和复次韵答之》。

3、人物成就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

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6-19
一、《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句意:水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不论她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都是一样光彩照人。
二、《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句意: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乌云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三、《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句意: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四、《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
宋:苏轼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句意:放生的鱼鳖跟随人来,池塘里荷花到处开放。从水中看山如倒了过来,开船随风在月下徘徊。
五、《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三)
宋:苏轼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句意: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扩展资料
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西湖,在杭州市西,周长十五公里,三面环山,东侧是冲积平原。
湖中有苏堤、白堤,分水为里湖、外湖、后湖,以十景驰名中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即因苏轼而来。
他在杭州任官其间,疏导了西湖,灌溉了民田千顷,并筑堤防洪,当地人即称之为「苏堤」。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6-05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三)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四)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五)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拓展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5-31
1、《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夜泛西湖》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3、《开西湖》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