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一句话让苏轼死里逃生,王安石为何为政敌苏轼求情?

如题所述

对于王安石的评价用君子再合适不过,王安石的事迹充分证实了“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王安石位居高位,却能够对自己的政敌宽宏大量,他与司马光之间的相爱相杀就是最好的例子。在王安石看来,苏轼的乌头诗案不过是自傲的结果,但其中根本不存在居心叵测的想法,而且王安石还认为苏轼行事光明磊落,所以千里迢迢赶到京都为他求情。

1.王安石推行新变

大宋从宋仁宗以来,一直到了宋神宗登基,国家的“积贫积弱”问题依旧没能得有效的解决。而王安石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情况下,终于登上了政治舞台,得到了宋神宗的任用,王安石开始着手管理地方漕运以及国家经济。王安石顺势推出了自己的改革纲领,总结了范仲淹推行新政时的弊端,并以此为切入点,将新政改革从官员整治切入到经济方面,也就是著名的“王安石变法”。

2.政敌苏轼

总的来说,王安石推行变法后,反对的呼喊声从来没有平息过。而王安石最大的政敌就是司马光,还有被称为“政治上永远的反动派”的苏东坡。王安石与司马光作为两大主派明争暗斗,苏东坡作为积极的反对者也绝对不可能平息。苏轼的文学才能诗词歌赋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他就通过写作来动摇宋神宗的立场。王安石胸襟宽广,起初对于苏轼的这些行为并没有做出反击,直到后来苏轼狂妄到在考题上含沙射影暗示王安石推动变法居心叵测,王安石才开始有所行为。

3.王安石为苏轼求情

苏轼因为乌头诗案得罪众人时,王安石已经处于归隐状态。苏轼在自己的创作中大肆评论朝廷政治,而这就恰恰成为了毁掉苏轼的证据。苏轼在诗词创作中口无遮拦,由此就得罪了变法的激进派,所以就被弹劾并且安上了“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的罪名。那些人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将苏轼置于死地,而就在这种危机情况中,王安石成为为数不多的求情者。因为在王安石看来苏轼只是言语上比较激进,但他为人光明磊落,严于律己,也是响当当的君子,如此人才怎能被轻易抹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6
因为王安石知道苏轼是有才华的,有才华的人都是心心相惜的,王安石当时是朝廷最大的官,和苏轼不是同一派,但是他心里是喜欢苏轼这个人的。
第2个回答  2020-02-26
王安石虽然与苏轼在政治意见上不统一,但是他是一位君子,他非常欣赏苏东坡的才华,很认同苏轼的诗。这也许就是惺惺相惜吧。
第3个回答  2020-02-26
主要是王安石比较爱惜人才,不忍心看到书时就这样被杀,所以才会为他求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