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有哪些新的法律出台?

如题所述

1、《新森林法》

新修订的森林法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该法充分体现出“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同时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力求实现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

新森林法的一大亮点,是将植树节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明确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植树节,进一步强化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城乡居民的造林绿化责任。



2、《军队院校教育条例(试行)》

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军队院校教育条例(试行)》,围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军队院校教育各方面和全过程工作运行。

新修订的条例整体重塑院校教育管理体系,科学划分各级职责界面,推动落实院校优先发展战略。贯彻政治建军要求,强化姓军为战导向,优化新时代军队院校教育基本布局,规范院校教学工作、科学研究的定位要求和主要任务,明确院校领导、教员、学员的标准要求,突出政治能力培养。

扩展资料

新森林法确立了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将森林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实行严格保护,商品林则由林业经营者依法自主经营。

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对于商品林,则明确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可以采取集约化经营措施,合理利用森林、林木、林地,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一批新的法律法规7月起施行,哪个你最关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30
通过了新的《民法典》,将于2021.1.1起实施。《民法典》公布了许多新的政策,例如:
—“头顶上安全”将有法可依,完善了高空抛物坠物相关各方的民事责任,用让抛物者买单的方式守护头顶安全。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凸显信息时代法律态度,在APP过度处理个人信息、伪造侵害肖像权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保护更严格。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地址、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同时适用隐私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华律网
第一千零三十五条 收集、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收集、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收集、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收集、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对高利贷和“霸王条款”说“不”,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对格式条款制度细化规定,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厘清物业与业主关系,增加规定物业服务合同,明确小区电梯广告的收益由业主共享,切实为老百姓解决物业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二百八十二条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27
201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201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201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7-03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于2021年3月1日正式实行高空抛物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