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让现代人震惊的古人智慧?

如题所述

虽说闲的的社会科技的发展已经与以前有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以前像是神话故事中才会发生的,现在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不过在古代那样科技落后的时代中却有这很多很多现代科技没法完成的事。这就是古人的科技,也是古人的智慧,虽然没有现代科技这样的神奇,但是古代热不的智慧却也让人惊艳。

说到中国,就会想到中国的长城,中国的长城可以说是名扬全球,更是称为世界八大奇迹。而长城的建设就充满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那时候是在秦朝,什么样建筑工具都没有,没有现代的吊机,挖土机,推土机这类科技,而建成长城完完全全的依靠这人力完成,而怎样依靠着人力完成这么艰巨的工程,是现代人所无法想象的。

修建长城所用的石料每一块都重达好几吨,更不知道古人是怎么想到切割与运输的。而最最神奇的就是长城在中华大地上耸立了千百年了,经历了无数的风吹日晒,更是经历了好多次的战争,然而却依旧站立在中华大地上,这么久的时间却没有倒塌,让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当时点 工匠如何设计修建的长城。

在我们现代有这记忆金属,这是我们科技最尖端的产品了,不过这样的记忆金属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在越王勾践墓中有一把宝剑,因为一些原因被重物压弯了,这一压就是上千年,在现代考古学家发现后重新把重物移开,这把剑就奇迹的恢复原状了,更是千年不生锈。这样的工艺是远超当时的工艺,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到时工匠的智慧之神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6

  说到古人有人说他们迂腐,可是我却很多次为他们的智慧索折服!

  提到古人的智慧,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榫卯结构”,这个东西我小学就听说过,可是当时不懂不知道在说什么,后来大了以后偶然有一次看电视,无聊的时候突然看了一个解释榫卯结构的栏目,真的是被震惊了,是怎么样的智慧能想出这些结构把木材美观又结实的连在一起呢?又是怎么样子的巧手能做出这些精致灵巧又合适的东西呢?古代没有钉子,不用胶水,更没有钢筋水泥,就能盖出那么多气势宏大同时又灵巧美观而且到现在还屹立不倒的房屋,比我们现在用钢筋水泥建出来的冷冰冰的高楼大厦好多少倍。不光是建筑,最普通的东西里,都有榫卯结构。

   我奶奶家是住在村里,从小客厅里就有两个太师椅,每次放假回老家就在上面坐着吃饭写作业和姐姐们玩闹,一直没注意过这个不起眼的椅子,后来有一天突然发现,这也是有榫卯结构啊,每根木头直接的结构也是最简单的榫卯结构啊,而且据奶奶说这个椅子从她小时候就有了,到现在怎么也得六七十年了,这期间经历了几次的搬家折腾,可是现在坐起来一点都不晃,特别结实。相比现在的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不只是椅子有几个东西能比得过古人这种普普通通的东西一用就六七十年的质量呢?有时候不禁在想,人类真的进步了吗?为什么我觉得还不如古代人心灵手巧呢?

  其实古代人真的很聪明在我看来,不止是这个工艺方面的榫卯结构,还有思想方面的儒学道学等等谢谢著作,也是特别深刻让现代人都一直受益的经典,可能是古代的生活比现在简单单纯的多,他们有时间有精力有热情去研究去思考吧。

第2个回答  2017-10-15

相信大家都知道古代有一个厉害的人,叫做鲁班,不是王者荣耀里面的鲁班七号,他是一个特别擅长于土木建设以及制造的人,说白了就是很会造房子,很会发明一些东西让当时的人民生活的很方便的东西,我们现在好多人用的东西都是他发明并且流传下来的。

大家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个工具就是伞了,尤其是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伞除了可以遮阳,还可以避雨,简直是出门必带神器,而这个东西的出现也源于鲁班,但是也有传闻伞是鲁班的妻子为了心疼鲁班每天出门要忍受日晒风吹而发明的,但是不管怎么说,都是他们弄出来的东西,造福了3000年的人类。关于鲁班还有一个东西是特别的有名的,那就是鲁班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见过,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鲁班锁怎么开启的一个视频,看完之后一脸懵逼,但是却觉得好厉害的样子。鲁班锁其实是一个很厉害的东西,全是依靠着木头之间的拼接,要按照一定的规律以及顺序才可以打开,有人用它来做“保险箱”的锁,如果强行破开,里面设置的机关会自己启动,把里面的东西毁掉,也就是说整个盒子就失去了作用,这不是小说里面的情节,而是真实存在的很神奇的东西。

中国古代还有很多让我们惊叹的智慧,我只是列举了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像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曾经的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等等,都是让我们想不通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除了感叹他们的智慧我们也只是想不到其他的解释了。

第3个回答  2017-11-29

提起木牛流马,还得从黄月英与诸葛亮的婚事谈起。黄月英是东汉末年沔名士黄承彦的独生女儿,受其父亲及其父辈们的耳濡目染,自幼熟读经史,多才多艺,是巾帼少有的奇女子,是世界上发明机器人的奠基者、创始人,还可以说是发明创造机器人的开山鼻祖。她发明创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曾使诸葛亮惊羡不已,连连称奇。诸葛亮对黄月英发明创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更是端详良久,细细揣摩,默记于心。

黄月英为了考察诸葛亮是否真有过目不忘的超人之才,在成亲的前一个月,请她父亲向诸葛亮提出了“三不”条件,即结婚时,一不坐轿,二不骑马,三不乘船。(船,隆中民间的旱船)。

这“三不”条件,确实让诸葛亮为难了一阵子,他想:不坐轿,不骑马,不乘船,难道叫新娘子步行?再说,我若让新娘子步行,岂不让人笑话,况且新娘子面子也过不去,这可叫人如何是好。这可真是件头疼的事。

眼看离腊月初八的婚期越来越近,诸葛亮坐卧不安,急得在院子里、山坡上团团转。想我堂堂男子汉、字孔明,真会被这件事难住?

有一天,诸葛亮坐在对面的棋山上,脚瞪一块石头,苦思冥想。突然听见山下有人惊叫:“牛惊了!牛惊了!”定睛一看,原来是山下拉碾子碾米的牛惊了,把碾盘中心的桩拉断了,牛拉着碾磙在地上跑。诸葛亮望着牛拉的碾磙发呆。猛地,他把自己后脑勺一拍,说道:“有了!”就往家里跑。原来,他想到若在碾磙上安个架子不就可以坐人了吗?于是,说干就干,他和书童就地取材,锯的锯,砍的砍,一连干了三天三夜。

腊月初八,是黄月英出嫁的日子,黄承彦的院里院外挤满了祝贺的客人,当然也不乏看热闹的人——看他黄家姑娘如何到婆家去,看他诸葛亮如何来娶新娘子。

快到晌午的时候,隆中附近的黄家山下,出现了一个彩色的影子,由小到大,越来越清楚。“接亲的来了!”随着这喊声,看热闹的人从黄家院子里涌出。取亲的队伍中,只见诸葛亮和书童一前一后坐在一个被红色布幔围着的“台子”上,在“台子”下,一边一个如同大碾盘一样的东西滚动着,前面有一个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拉着走,说它是轿子没人抬,说它是马却不是马,说它是船却在旱坡走。大家围上去看稀奇!有的摸摸这,有的摸摸那,还有的拍拍那似牛非牛似马非马的东西,围着书童问这是啥东西?书童乐呵呵地对大家说:“这是我家先生为接新娘子而造的‘木牛流马’!”

“哈哈!木牛流马,多新鲜的名字!”

诸葛亮娶亲用的“木牛流马”有两部分组成,后面是诸葛亮根据牛拉碾磙转发明的高轱辘车,前面是诸葛亮根据黄月英设计的木狗、木虎的原理,制造的木牛流马。

只见这木牛流马,一腹四足;头入领中,舌着如腹。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足,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脚,覆者为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鞍,摄者为牛轴。这木牛流马的机关在舌头,舌头一扭,它就停,再将舌头复原它就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1-30

1玛雅文化,在天文方面,他们通过长期观测天象,已掌握日食周期和日、月、金星等运行规律,约在前古典期之末已创制出太阳历和圣年历两种历法,前者一年13个月,每月20天,全年260天;后者一年18个月,每月20天,另加5天忌日,全年365天,每4年加闰1天。每天都记两历日月名称,每52年重复一周。令人敬畏的是,他们测算的地球年为365.2420天,现代人测算为365.2422天,误差仅0.0002天,就是说明5000年的误差才仅仅一天。他们测算的金星年为584天,与现代人的测算50年内误差仅为7秒。这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这样推算,他们还保持着的另一种特殊的宗教纪年法——一年分为13个月、每月20天、称为“佐尔金年”的历法也应该十分精确,但现代人并不能掌握这种历法甚至不能发现关于它的任何秘密!(来源:3023.com)

2中央取暖系统古代罗马文明的一些城市在大约公元前1000年就开始使用中央暖气系统,通过地板下的空间传导炉子加热的空气,然后从墙内的管子出来,这就是火炕供暖系统。火炕供暖系统被用于加热公共浴室和私人住宅。通过柱子把地板抬高抬离地面和墙内留有一定空间,炉子燃烧的热气和热烟穿过这些有界区域,从房顶的烟洞出来,这样既可加热房间又不会弄脏房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