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两岸关系总体情况如何?

2009年两岸关系总体情况如何?

  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必须坚决反对“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这既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先决条件。关于怎样反对“台独”的问题,胡锦涛在强调台湾同胞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重要力量的同时,突出强调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胡锦涛指出:“中国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中国,大陆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大陆,台湾也是包括2300万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的台湾。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全中国13亿人民共同决定”。再者,为了更有效地反对和遏制“台独”,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以法治“独”。中国共产党任何情况下绝不会放弃反对“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将反对“台独”势重大调整,特别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的提出,对于推进两岸关系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此外,国民党在台湾重新上台执政后,国民党当局积极配合和平发展两岸关系以及国际社会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认同与支持,也是两岸关系迅猛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两岸关系发展的未来走势

  展望两岸关系发展的未来,我们可以预见:
  第一,随着两岸政治互信度的增强,两岸经贸交流将会呈现更大的突破。两岸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关系的制度化和机制化。王毅强调“当前和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就是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定。目前两岸专家已大体完成共同研究作业。结果表明,商签这一协议,对两岸尤其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是正面和积极的。双方将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择机公布研究的结果,从而为两岸在两会框架下展开商谈进一步铺平道路”。
  第二,两岸将继续发挥两岸两会和国共两党交流平台的功能,在加快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经济合作制度化的基础上,促进两岸文教、人员交流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发展,增强两岸同胞的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同时,在发展经济与各项交流的基础上,双方今后还会共同为破解政治难题积极创造条件。
  第三,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总体向好,但在看到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两岸关系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如“台独”势力仍然在阻碍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损害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一些台湾民众对大陆仍然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对发展两岸关系还持有这样那样的疑虑;台湾当局在两岸定位、参与国际组织问题上与大陆之间还存有歧见,这些歧见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导致两岸之间的摩擦。这些不确定因素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构成相当的负面影响。
  第四,美国、日本对台政策的两面性将会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造成不利影响。美国、日本历来非常关注两岸关系发展。美国始终有一部分人将中国大陆作为美国潜在的对手,将台湾作为遏制中国大陆的一颗棋子;同时美国在台湾还有投资、军售等重大利益,因此美国既希望两岸之间改善关系,又害怕两岸关系发展太快,更不愿看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后的国家完全统一。美国对华对台政策历来实行双轨制。2009年11月17日,中美之间刚刚签订联合声明,随即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11月24日下午与媒体茶叙时就宣称,美方对台政策从未改变,台湾与中国大陆协商或不协商,完全取决于台湾。这种做法严重伤害了中美关系。现在美国又宣称售台先进武器,这是对中国内政的严正干涉。日本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更为关注两岸关系发展。对于两岸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日本政府表现了极大的忧虑。2009年5月1日日本交流协会“台北事务所长”斋藤正树公然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论”,且一度表示“代表日本政府立场”。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关系快速发展,这让日本深感“忧虑”。日本与美国一样,虽然都希望台海和平,但不愿意看到海峡两岸走得太近,更不愿意看到两岸统一。美国、日本对台政策的两面性将会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造成不利影响。
  总体上,两岸关系已经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大交流、大合作也已经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旋律,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两岸关系发展就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 力的分裂活动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张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总之,2008年至2009年两岸关系之所以得到迅猛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以来对台政策的[上一页] 1 2 3 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