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脩之礼的读音?

如题所述

束脩之礼读作shù xiū。

束脩之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礼仪,其中“束脩”指的是十条干肉。这一礼仪最初是弟子拜师时赠送给师父的见面礼,以表达弟子对师父的敬意和感谢之情。后来,束脩之礼逐渐演变成了对教师的尊称,用来指代那些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在古代社会,教育资源的获取并不容易,因此拜师学艺成为了一种非常庄重和严肃的事情。弟子在拜师时,需要行三跪九叩之礼,并献上束脩作为见面礼。这一礼仪不仅代表了弟子对师父的尊重和感激,也象征着弟子愿意跟随师父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和学识。同时,师父在接受束脩后,也承担着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责任,帮助弟子成长和进步。

在现代社会,虽然教育资源已经相对丰富,但束脩之礼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我们,教育是一种需要尊重和付出的过程,学生应该尊敬老师、珍惜学习机会,而老师也应该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用心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同时,束脩之礼也强调了知识与道德的紧密联系,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总之,束脩之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礼仪,代表了弟子对师父的尊重和感激之情,也象征着教育的庄重和严肃。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继续发扬这一传统精神,尊重教育、尊重老师、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8-02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答:束脩之礼的读shù xiū zhī lǐ。
您的采纳和点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祝您好运!谢谢!
第2个回答  2024-08-02
束脩之礼读音
shù xiū zhilǐ

释义
指学生与教师初次见面时自愿馈赠的礼物,以表示敬意。
引证
1、王令子师之,将行束修之礼,德明服巴豆散,卧东壁下。
-唐·《大唐新语》
2.魏太子及诸王等,皆行束修之礼,受业于辩。进爵范阳公,转少师。
《周书》
束脩[xiū],是一束肉干,又称肉脯,有点类似腊肉。古代民间上下级、亲戚、朋友之间相互馈赠的一种礼物。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