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人物

如题所述

细节描写人物,如下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

它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传读性。

文一: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

文二;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接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服,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的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听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

喂,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了。我也想你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激动,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的确,世上万物,各有特点,即便是同一棵树上的两片树叶,其形状、颜色、大小、筋脉也会有所不同。

树叶如此,人也亦然。秦始皇兵马俑,每一个人的长相都不同,因为他们都是以工匠自身为模型而刻画出来的。以人的外貌来说,即使是双胞胎,他们的父母和亲友也能根据细微的差别准确无误地认出他们,毕竟,世界上没有外貌完全相同的人。

如何练好人物描写的基本功呢?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外貌呢?告诉大家四个小窍门

人物在文章里一出现,就像看电影一样,要么直入眼帘的是外貌,要么最先听到的是声音。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身材特点、五官容貌、面部神情、姿态声音、衣着装饰,心理特点。

1、仔细观察

细节描写一定离不开观察。比如人的高矮胖瘦;人的神情喜怒哀乐;人的五官容貌头、脑、耳、眉、眼、鼻、嘴、胡子、皱纹、面部标记方面进行描写。

不同职业,不同教养的人,他们的外貌一定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他们的走路姿势,坐着,站着,喝水,说话,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即便是同样的部位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有所不同,如婴儿的手绵软饱满,老人的手青筋凸露,拿笔杆子的人中指会磨出茧子,吸烟的人食指和中指被熏得发黑,弹琴的人手指修长而灵巧,搬运工的手粗糙而有力。

所以要仔细观察,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这样写的人物才会跃然纸上。

2、有顺序的抓特征

为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在描写人物时,我们要善于抓住其显著的外貌特征,准确描绘,这样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

其次,如果你想从多方面写人物的外貌,那就应该排排队,先写长相还是先写身材,先写表情还是先写穿着,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他,有一张白净消瘦的面孔、一头乌黑浓密的短发和一双翠绿明亮的眼睛,戴着一副用许多透明胶带粘在一起的圆框眼镜,他对自己的外表最喜欢的就是额头上那道闪电似的淡淡的疤痕。

那野人喝了酒,又听见自己已经获救,不觉精神为之一振,居然马上坐了起来。不料,星期五一听见他说话,把他的脸一看,立刻又是吻他,又是拥抱他,又是大哭大笑,又是大喊大叫。

又是扭自己的两手,打自己的脸和头,继而又是高声大唱,又是乱跳狂舞,活像个疯子。他那样子,任何人看了都要感动得流泪。

3、巧妙运用修辞

修辞手法的运用要恰当,不能为了修辞而修辞,选择恰当的喻体很重要,不然适得其反。这是一个中间粗、两头尖的枣核样的女人,穿一件膏绸子大褂,衔一根青玉烟嘴的长烟袋。

4、外貌突显心灵

外貌描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突显人物性格,通过捕捉人物的外部特征,探索人物的心灵,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来。

小福子死了,祥子的希望破灭了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

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总之,外貌描写不算难,仔细观察是基础,理清顺序抓特征,妙用修辞添文采,突显心灵应主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