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创造《月光曲》的经过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穷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23210.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02
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贝多芬) 《月光》, 作品第27号之2。这部奏鸣曲作于1801年,题献给朱丽叶·琪夏尔蒂伯爵小姐。 德国乐评家莱斯达布把第一乐章的音乐比作琉森湖上月色的夜景,根据他的提议,这部奏鸣曲被称为《月光》,并流传至今。创作这部奏鸣曲的起因是贝多芬热恋着朱丽叶·琪夏尔蒂。这大概是贝多芬第一次真正的爱情冲动,随之而来的是多么深沉的绝望。1800年末贝多芬与来自意大利的朱丽叶相识, 1801年他们相互热恋。但就在1802年初,朱丽叶把自己的感情转向一个微不足道的人、一个毫无才能的作曲家卡列尔贝克。1802年11月6日贝多芬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其中包含着失去听觉和失恋的痛苦交织在一起的绝望思想。这部作品反映了痛苦失望的心情,该曲也正是作者“幻想维持得不久,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罗曼·罗兰语)心境的反映。作者自己把这部作品标为 “幻想曲式的奏鸣曲”,它自由、即兴的性质突出地表现在结构上。然而,被爱情振奋起来的贝多芬的天才,创造了令人振奋不已的作品,它异常强烈、概括地表达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罗曼·罗兰描述道:“这是艺术和心灵的奇迹,感情在这儿是一位强大的建筑师艺术家不是在某一个片断或是音乐体裁的结构规律中寻求统一,他是在自己的激情的规律中获得统一。” 第一乐章,柔板。第一乐章的音乐具有丰富的感情。这儿有宁静的沉思,有悲哀,有光明信念的时刻,有伤心的疑虑,有克制住的冲动,有沉重的预感,贝多芬天才地把所有这一切表现在集中的沉思的总范围内。从一开始和声就在歌唱;其中时而透露出意志和正在成熟的决心的充分,但很快又消失了,紧接着出现了胆怯的请求;第一乐章萦绕在犹豫不决和神秘莫测的色彩和感情中,但也显得沉重和压抑,仿佛意识到自己掉进无法避免的深渊。为了摆脱沉思,必须超脱一切。 第二乐章 小快板。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象“两侧深渊中的一朵小花”。开始的四小节中已经包含着温柔的和嘲笑的音调的对,不间断的情绪变换, 好象一直在挑逗,但达不到意想中的满足, 事实上,这是从慢速、沉思的第一乐章到暴风雨般的终曲的过渡。第三乐章,充满激情的急板 。此乐章以它在感情上无法克制的动力引起人们的惊叹。终曲的整个主部主题是极度激动的形象。汹涌的琶音浪潮,和在浪峰高点上有力的重音,表现出无法遏止的激情的沸腾和爆发。终曲没有第一乐章兴奋、不安的幻想性和第二乐章幻觉的痕迹,但是激情和苦难以从未见到过的全部力量渗透到内心。在强烈的搏斗中感受和意志、感情和理智紧密不分地交织在一起。即使终曲的尾声也没有得出结论,但是断言斗争还在继续。
第2个回答  2006-12-07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十二岁,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就在这时他开始正式跟聂费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天才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些优秀范例,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的目的的理解。贝多芬的正规学习和有系统的教养,实际上是从聂费的细心教导和培养开始的:聂费还引导他在1787年到维也纳就教于莫扎特 。莫扎特听过他的演奏之后,就预言有朝一日贝多芬将震动全世界。贝多芬到维也纳不久便接到母亲的死讯,他不得不立即赶回波恩。由于家庭的拖累,一直到1792年秋他父亲死后,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但这时莫扎特却已不在人世了。贝多芬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后,很快地便赢得了维也纳最卓越的演奏家(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称谓。以后,他先跟海顿学习,后来跟申克、阿勃列希贝尔格和萨利耶里等人学习。他在波恩通过同知识分子勃莱宁的交往,接触到当时许多著名教授、作家和音乐家,并从他们那儿,受到"狂飙运动"的思潮影响。他的民主思想在法国大革命前几年已臻成熟,但在革命年代中成长尤为讯速。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步的思想意识给他了很多启发,从而奠定了他人文主义世界鄣幕�?--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尽管维也纳古典乐派中的三位著名作曲家所处的生活年代相当接近,但是贝多芬的思想同海顿和莫扎特显然并不属同一个“时代”。海顿一生备受凌辱,他虽也偶而被激怒过,但却总是逆来顺受,当时进步的文学思潮和革命情绪都很少能使他激动,他的音乐同斗争也是永远绝缘的。莫扎特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并不比海顿少,他勇敢于反抗,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丝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只有贝多芬,他不但愤怒地反对封建制度的专制,而且用他的音乐号召人们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贝多芬在波恩时期(1782-1792)的创作,大都是一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和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还只是处于创作的准备阶段。他在维也纳最初十年(1792-1802)的创作,比较著名的作品也只有《悲伤》、《月光》和《克罗采》奏鸣曲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但在这期间,他对社会与政治诸问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能意识到他要努力探寻的目标。1802-1812年,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段时间后来成为他的"英雄年代"。
贝多芬创作活动的成熟过程表面看来是相当迟缓的,但实际上却非常稳固。他三十岁时才开始写第一部交响曲,而在象这样年纪的莫扎特已经写了四十部左右的交响曲了。
贝多芬从1796年开始便已感到听觉日渐衰弱,但是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给他的朋友。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着贝多芬的精神的转机,同时也标志着他创作的"英雄年代"的开始。
贝多芬在维也纳的后一阶段,由于欧洲正经历着严重的政治反动时期,即梅特涅的反动统治特别的猖獗的时期,他的创作也暂时呈现颓势(1813-1817)。从1818年起,在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十年当中(1818一1827),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总结了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并展现了人类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贝多芬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伟大作物家之一,他的创作集中体现了他那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它的革命英雄主义形象可以用"通过苦难--走向欢乐;通过斗争--获得胜利"加以概括。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它过去总是那样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斗志,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

《月光曲》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接近于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期。这首钢琴曲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琪察尔迪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朱丽叶是伯爵的女儿,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23210.html

第3个回答  2006-12-02
上面那个故事是出版商编的,又正好被收入小学语文课本,许多不知道的人就当真了。这部奏鸣曲原本也不叫月光

真是资料如下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op.27—2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贝多芬创作的乐曲。

这首钢琴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1799~1860)把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耀的湖面上荡漾的小舟一样”而来的。“月光”这个名称使这首钢琴奏鸣曲成为满天下家喻户晓的名曲。

此曲贝多芬写于1801年,是题献给他的第一个恋人朱丽叶•琪察尔蒂的。贝多芬与朱丽叶于是年在布伦斯维克家相识,朱丽叶年方15岁既在维也纳成为贝多芬的学生。贝多芬对这位魅力十足的少女非常倾心。1801年11月16日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贝多芬写到:“我这一次的变化是因为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小女孩而起。她爱着我,我也非常爱她。两年来头一次幸福降临在我身上了,我心理产生了结婚后一定会很幸福的感觉,这可以说是平生的第一次。只是很遗憾,我们的身份不同。”也许就是因为这一身份的差异,恋爱并没有成功。当贝多芬遭到恋爱失败并患了耳病后,在他的作品里反映了痛苦失望的心情。

这首曲子正是他“幻想维持得不久,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罗曼•罗兰语)心境的反映。

贝多芬将这首乐曲标为“幻想曲的奏鸣曲”。它自由、即兴的性质突出地表现在结构上。全曲共3个乐章,打破了传统奏鸣套曲各乐章的排列次序。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adagiosostenuto),升c小调,2/2拍,三部曲式。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咏,也有克制着的冲动和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

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画出无边的幻想。4小节之后,第一主题淡淡地出现。接着在b大调出现另一个新的主题。

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的走向高音区,呈现急噪不安的情绪。随后,主题平静地再现而进入第三段。前面的b大调旋律以升c小调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机动的尾奏,慢慢消失而曲终。

第二乐章,小快板(allegretto),降d大调,3/4拍,复三部曲式。6

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之间的一朵花”,与第一乐章迥然不同的轻快的表情和紧张的气氛调和得极为优美,同时与两边的乐章衔接得也非常完美。

第一段是连续与断奏呼应的主题开始。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在降d大调。最后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pesto agitato),升c小调,4/4拍,奏鸣曲式。虽然在音调上与前乐章有紧密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爆发,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连连的跺脚声。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结束部中连续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冲动和坚强的意志。

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的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而是在作最后的冲击。
第4个回答  2006-12-02
<月光奏奏鸣曲〉其实是贝多芬赠给他的爱人琪莲泰的一首曲子。他弹给琪莲泰,问她能否听懂,她说“啊!这是一首多么优雅而堂皇的曲子啊!第一章,使人听了,立刻会想到那照在湖上的月光;第二章,真像在月光下看仙子跳舞那样的快乐;第三章,却使人感到有一种大风暴卷住的热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