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的关中文化有那些

如题所述

曲江流水日夜不息,草堂烟雾缭绕相连。骊山夕阳余晖显著,太白山上夏季积雪。
陕西的风俗非常独特,被总结为“陕西十大怪”:面条像裤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
关中人大多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外表冷漠内心热情,情感深沉。可能是由于肩负重任,或是受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古训深远影响,关中男人通常话不多。他们对妻子和儿女的感情深厚,但不会表露在脸上或口中。关中男人既不像“老北京”那样能说会道、幽默风趣,也不像南方人那样言语温和、抑扬顿挫。无论年纪大小,他们说起话来都充满底气,声音洪亮,直来直去,有时甚至要撞到南墙。秦腔戏剧舞台上的激烈吼叫,正是西安人传神的写照。
关中人诚实、豪爽,外表冷漠内心热情,与朋友交往时以义气为先。如果与人品相投、性格相合,他们可以畅谈至深夜,真心相待;但如果关中人对人品不满,那么他们就不会给予关注,正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关中人大多性格耿直,不屈不挠。他们不擅长言辞观察,也不爱奉承,最瞧不起那些拍马屁的人,称他们为“溜沟子货”。因为耿直,年轻人喜欢发牢骚,喜欢给领导提意见,抱怨不受重用,自嘲为“后娘养的”,即使工作表现出色,“累死也无功”。因此,近二十年来,“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屡见不鲜。
关中人注重面子。请客时,必定准备丰盛的菜肴,劝酒要让客人喝得酩酊大醉。他们常说人生三件大事——娶媳妇、盖房、安顿老人,尤其喜欢摆排场,唯恐被人嘲笑为“啬皮”。
关中人讲究“实干”,一步一个脚印。他们不喜欢张扬,不喜欢虚张声势。因此,陕西在科教文卫等各个领域都涌现出许多英才,成果辉煌。不仅十几年前的文坛陕军东征让全国震惊;近年来的克隆羊、长征五号、神舟上天等成就也让世界瞩目。
关中人大多不爱言利,不擅长经商。许多人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经济之路不屑一顾,所以三秦大地做大小生意的,以南方人居多。虽然近二十年来有很多西安人“下海”经商,但“呛水”的多,盈利的少。
关中人办事谨慎,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越雷池半步,不像南方人,“绿灯跑,黄灯抢,红灯绕”。对长辈和上级,总是“不请不来,叫来不到,给也不要”,简直是个液枯“乖孩子”,信奉“穷也要穷个刚板硬正”。
关中人重视闲适,容易满足。在过去,“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他们的人生理想境界;如今,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自己的房子,收入过得去,就已经很满足了。生活上有“油泼辣子彪彪面,羊肉泡,肉加馍,除了神仙就是我”;文化娱乐上,一年四季有秦腔戏看,也就“瞭扎肆慧了”。对待工作,“贡献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大年年走”。
这些特点就是这片皇天厚土上的关中人的写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