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图,附带口诀,文字解释,各朝疆域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3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口诀以及各朝疆域图的内容如下:
中国朝代顺序表:
1. 三皇五帝
2. 夏商周
3. 春秋战国
4. 秦汉三国
5. 晋南北朝
6. 隋唐五代
7. 宋元明清
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
口诀1: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东西晋,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民。
口诀2: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口诀3: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二晋收,南北隋唐五代继,宋元明清皇朝休。
中国朝代文字说明:
- 汉高祖刘邦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高皇帝。但自汉武帝时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开始,称刘邦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
- 王莽既无庙号也无谥号,自称新朝皇帝,但后来刘姓君主并没有对王莽进行追封,所以王莽也是封建王朝进行中唯一一个没有追封庙号的君主。
- 前秦既然是在秦朝的后边,为什么不叫后秦而叫前秦?前秦的前是指其在十六国中是前,十六国里有两个秦,氐族苻健的前秦和羌族姚苌的后秦。后秦是反前秦建立的,也自称秦,故以前后秦区分。
- 西蜀,有时亦称后蜀、谯蜀,由汉人谯纵建立的政权,不属于传统定义下的十六国之一。
- 北魏后来和汉族融合为汉族。命令鲜卑贵族改姓汉姓,与汉族大地主通婚,学习汉语,穿汉服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改口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规定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改用汉人的姓。
- 唐太宗李世民一家祖籍在今河北省赵县,而李渊生于关陇,自称祖居关陇,是西凉王李皓的后代,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
- 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氏也是鲜卑族人。而李渊一方的血统还没有足够的历史证据进行论证。历史上有以下几种说法:赐姓大野部、河南破落李姓、老子李耳的后代等。其中最有可能性的说法是李世民是受胡人影响比较深的汉族人。
中国历史上具体的国号及其由来:
- 夏: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
-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
-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 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 蜀:刘务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 晋:司马昭逼魏帝卦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卦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卦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 辽: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 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横山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 元: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兴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 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也有传说努尔哈赤早年逃难时骑着一匹大青马,慌急赶路,马被累死。努尔哈赤为此难过地说:大青啊,大青,将来我得了天下,国号就叫大清。于是皇太极改国号时改为大清。
中国历史上具体的国号及其由来:
- 北魏(386年~534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拓跋珪于太初元年(386)称王,初称代国,同年改国号为魏,建元登国。史称北魏、拓跋魏、元魏、后魏。北魏太延五年(439)北魏灭北凉,结束十六国时期,统一北方,传17帝,历171年。天兴元年(386)称帝,都平城。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北、山东、山西、宁夏、甘肃等省区,河南、陕西、内蒙古的大部,辽宁、安徽、江苏、青海、新疆各一部分以及蒙古国南端一部分。后迁都洛阳(今属河南)。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加速鲜卑族汉化及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改拓跋氏为元氏。永熙三年(534)孝武帝逃往长安投靠宇文泰。高欢立元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改元天平。史称东魏。北魏亡。
- 东魏(534年~550年),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534年魏北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