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居士都有谁呢

如题所述

  八大居士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八位唐宋时期的散文家。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八位里面有三位出自一家,他们是苏轼、苏洵和苏辙,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三苏”。
  一、韩愈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生于768年,卒于824年,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他倡导了唐代的古文运动,主张先秦两汉时的散文传统,反对对仗工整的骈体文,他的散文理论有“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和“文从字顺”,对后人影响特别大,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的散文特点主要包括敢讲真话,不仅在君主面前讲真话,还能打破儒家学说的旧制,比如《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甚至于反对自己的言论。同时他的敢讲真话还表现在他敢于突破当时社会的各种流见。他散文的第二个特点是慷慨激昂,忧愤甚广。这与他自己的从政经历有莫大的关系。
  二、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生于773年,卒于819年,河东(今山西省运城一带)人。他也遵从古文运动,散文论说性十分强,且笔锋犀利,能对时局进行辛辣的讽刺。同时也擅长写游记,以景状物,寄托个人的情感。他一生中流传有600多篇诗文作品,诗歌中出名的有《江雪》。
  三、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1007年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卒于1072年,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他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他的散文内容充实,含叙事和议论且都是有感而发,同时也注重抒情,所有的喜乐都发自内心,情文并茂,我们熟知的作品有《醉翁亭记》。
  四、一门三文豪(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和画家,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他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题材广阔,语言清新豪健,且擅长运用夸张和比喻,与黄庭坚一起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了豪放派先河,与辛弃疾一起并称为“苏辛”;他的散文著述宏大,且用词豪放自如,与欧阳修一起并称为“欧苏”。他擅长写议论文,如《贾谊论》。
  苏洵,北宋文学家,苏轼的父亲,生于1009年,卒于1066年,,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他擅长写散文,特别是政论文,他的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力,同时语言锋利,有很强的说服力。
  苏辙,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弟弟,生于1039年,卒于1112年,,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他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文和史论文。他通过史论文分析前朝古事,通过政论文纵谈天下事,两者结合针砭时弊,古为今用。
  五、王安石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生于1021年,卒于1086年,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他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在于强调文学作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
  六、曾巩
  曾巩,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生于1019年,卒于1083年,江西抚州南丰人。他积极参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主张文道结合,文以明道,文风古雅,平正,冲和。他的散文分为人事杂记类(主要借事发议论,内容多为说理),工程营造类(主要记载城池兴废和水利工程营造,表现了文章为现实服务,解决现实问题的功能),寺院记和学记类(表达他反对佛教,希望复兴儒道正统地位的想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