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山行描写的是何时的景色

如题所述

语平淡而意在言外的作诗主张。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鲁山,又名露山,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北。这首诗是写作者在鲁山漫游的情景。
设题: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改”,“迷”妙在哪里?
2,这首诗描写景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答案:1,“随处改”这个“改”字下得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 “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人个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2,主要运用了动中有静的写作手法。山林空荡,熊在爬树,鹿在饮水,构成了一幅很动人的秋日山林熊鹿图。这画面是动的,可是诗意却是静的,表现了山中人迹罕到、非常幽静的境界, 尤其“云外一声鸡”,非常自然,确实给人以“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感觉。这也是所谓动中有静的写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安苗背的是一个春天的一个景色的觉,这个景色很好的一个景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