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呢?

如题所述

1921年,经过对一战战败国德国、奥斯曼帝国等国的土地掠夺,大英帝国治下的领土达到了3400万平方公里。

当时,地球陆地的四分之一为英国占有,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面积最庞大的国家。

即使在二战之前,英国的澳洲、加拿大、爱尔兰等等自治领陆续取得了与英国平等的地位,英国凭借占据的印度、东南亚、非洲等地的殖民地,至少在表面上依然是蓝星上独一号的帝国。

1940年,希特勒将战争的火焰燃烧到了西欧大陆,法国屈辱投降,而对于大英帝国,希特勒的条件还算宽松:只要不反对德国,归还一战之前德国的殖民地,德国人就与英国人保持和平,

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8月14日,丘吉尔和罗斯福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初步建立了一个国际性的反法西斯的同盟,这个时候,英国和美国的关系还是很平等的。

即使到了1942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英美苏中四大国,英国还算是和美苏平起平坐的大国。

不过,战争是残酷的,熬的不止是时间、精力、人命,还有无数的资源、物资和财富,殖民地可怜的资源几乎被英国榨干,剩下的就是令英国望尘莫及的庞大的美国工业产能的源源不断的输血,或者说,庞大的美利坚,几乎在为整个世界的反法西斯联盟输血,而且,毫不费劲。

渐渐地,英国可以高居美国之上或者哪怕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就再也一去不复返了,至少,丘吉尔心里是明白的。

到了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虽然还是英美苏三巨头的会面,但主要的议题和决定,还是美苏之间的事儿了,美国,靠的是实力,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抗战都有赖于美国的支持,苏联,靠的是硬扛,整个二战,最强悍的纳粹德国有7成以上的官兵阵亡在了东线,对比之下,英国人的表现乏善可陈。

会上,美苏两国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并在开辟第二战场以及对日作战等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美国需要苏联加强打击日本和德国,以减轻自己的压力,苏联也需要美国尽快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自己的压力,而英国则有求于美国(物资和军事)和苏联(打击纳粹)。

到了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在美国的一番操作下,会议确立了美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权,英镑失去了主要的世界货币的地位,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控制能力大为下降,英镑在很多殖民地急剧贬值。

1945年,雅尔塔宣言,正式宣布了战后的国际新秩序,二战后的国际秩序安排,英国人连发言的权力也逐渐失去了。

英国希望苏联在战后能放弃东欧的势力范围,让这里恢复“自由选举,归于西方世界”,但包括中欧部分国家也成了苏联的势力范围,当然斯大林最终也默许西方颠覆了希腊的革命运动,在东方,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和苏联对分了朝鲜半岛,这里也没英国什么事儿。

二战后,大英帝国更加的风雨飘摇,丘吉尔希望恢复昔日帝国的荣光,但满目疮痍的帝国已经日薄西山,英国甚至连印度的独立运动也无力再镇压了。

宣扬为民众发福利的艾德礼最终取代了丘吉尔,成为英国新的首相,作为左翼工党领袖,他对维持这个帝国已经没多少热情了,与其努力维持摇摇欲坠的殖民地统治,不如更多地考虑如何给民众发面包,英国放手让印度独立,放弃在中东、亚太等等许多地区的殖民地,然后,英国加入了北约,成为美军主导下的北约军事指挥体系的一部分。

再到了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时,当英法准备出兵干涉并在战场上高歌猛进之时,美苏联合施压,最终迫使英法退出苏伊士运河。

当美苏可以用外交态度来决定英法行为的时候,大英帝国就已经彻底被扫进了历史垃圾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0

大英帝国由其领土、自治领、殖民地、托管地及其他由英国管理统治的地区组成,被国际社会及历史学界视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其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大英帝国是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帝国。

一般认为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统治,并在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中以法律形式对王权进行明确制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使其经济、军力、科技、文化迅猛发展。

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手里夺取整个加拿大,标志着英国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1815年击败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后,主导国际事务达一个世纪之久,这一时期,被人们称为“不列颠治世”。

1914年英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其胜利后的1921年,根据巴黎和会夺取德国的前殖民地,领土面积达到3400万平方公里,覆盖了世界陆地的四分之一。

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国家,领土遍布包括南极洲在内的七大洲、四大洋,在大英帝国的领土上永远有太阳照射之地,所以有“日不落帝国”之称。

大英帝国在20世纪初达到鼎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领土扩张到极限,而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战争中国力的巨大损耗显现副作用、而另外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的迅速崛起瓜分英国既有利益,加上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大英帝国逐渐解体,并最后转型为当今的英联邦。

随着加拿大(1867年)、澳大利亚(1901年)、新西兰(1907年)、纽芬兰(1907)和南非联邦(1910年)相继取得自治领地位,大英帝国已经开始从帝国到英联邦的转变。这些新国家的领袖们与英国政治家们一起出席1887年起定期举行的殖民地会议。

20世纪初,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加上美苏两国的影响,导致大英帝国体系越来越难以维持。同时,宗主国越来越关心本土和周边国家的事务,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英国最终被迫接受这一新的形势,将帝国体制转变为松散的英联邦,而英国也由当时的全球性大国变为今日的地区性大国。

有观点认为,与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统治方式相比,英国的统治方法无疑更加有利于长久保持对殖民地的控制,并使其在独立之后仍愿意与英国保持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

第2个回答  2020-12-03
因为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开启了对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掠夺,得到了许多的殖民地,投入了许多成本,但正是由于这样的急剧扩张,使得越来越多的地区反抗英国,最终英国开始慢慢走向衰落。
第3个回答  2020-12-04
因为大英帝国过度扩张,从而导致走向衰落,而且当时是大英帝国的工业化阶级跟不上大英帝国的扩张速度。
第4个回答  2020-12-03
主要是英国的殖民地不断的独立,减少了财富的来源,其次国内的工业技术更新慢,落后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