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产?

如题所述

红薯由于营养成分丰富,具有较好的食用和保健功能,近几年的种植规模一直在扩大,包地种红薯的大户也越来越多。由于红薯早上市和晚上市在收购价格上相差悬殊,因此,在获得高产的同时能尽量提早上市时间,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选对栽培模式和做好一些关键时期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多年的植保经验,就一些关键点和农民朋友容易走入的误区或过时的管理措施做出详细的说明,希望能对红薯种植户在提高产量和早上市上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红薯高产栽培模式的选择

任何农作物的种植都离不开栽培、土肥水和植保,栽培讲究的是模式,土肥水是手段,而植保是产量的保障。这三者中,把栽培和土肥水做好是核心,植保反而是其次,因为植保工作的目的是不减产,但绝不会增产。

红薯要想高产,建议采用的高产栽培模式是起高垄覆膜滴灌栽培技术,不仅仅是红薯,针对所有的块茎类作物,都建议采用起垄栽培,在同等条件下,起垄栽培一般会比平地栽培增产至少10%。红薯高产栽培要求垄高不低于20厘米,一般以20~30厘米为宜,垄宽不少于60厘米,一垄双行,讲究大行距,小株距。

高垄和地膜覆盖是提高产量的,滴灌能够保证均匀出水。在块茎膨大期,红薯的呼吸作用极强,浇水不均匀,含水量太高块茎的呼吸作用就会受到抑制,可能不会减产,但光滑度就会下降。因此,均匀出水是提高红薯品质和商品性最主要的措施。另外,滴灌或微喷不会出现浇水量忽大忽小的现象,能够较好的保持土壤的疏松度,大水漫灌容易引起土壤板结,而且滴灌还能保证水肥一体化,提高肥料利用率。

二、关于施基肥和土壤消毒

1、有机肥的选择

所有的块茎类作物,对栽培土壤有一个共性的要求,红薯也不例外,要求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我们老百姓一听有机质含量高,就使劲用粪肥,什么鸡粪、猪粪、牛粪…有什么施什么,一直以来,不提倡在设施栽培施用规模化养殖场出来的粪肥,因为盐分含量太高,容易引起土壤盐渍化;在露地作物栽培中,同样不建议用。露地栽培的盐分虽然可以通过雨水的淋洗将盐分带走,但对红薯影响最大的是地下害虫和线虫,不用粪肥地下害虫就轻的多,而且线虫也比较好防治。因此,在有机肥上建议采用优质的商品有机肥或腐熟的秸秆加生物菌肥替代规模化养殖场出来的粪肥。当然,散养畜禽得到的粪肥腐熟后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2、复合肥

底肥复合肥的选择,农民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就是平衡型复合肥,但平衡型复合肥尤其不适合块茎类作物,前期氮肥太高,极易引起徒长。块茎类作物都是喜钾作物,建议配比选择低氮(10~12)、中磷(14~16)、高钾(18~22),别管是什么肥料,只要不是假冒伪劣产品,能符合这个比例,就是最适合的肥料。

底肥低氮能够保证秧苗不徒长。但说实话市场上低氮的复合肥不好找,这其实是生产厂家在迎合我们老百姓的心理,因为氮肥的速效性最好,老百姓看化肥好不好,不看别的,看用了以后秧子、叶子长的快不快?不快就觉得是假肥料,而氮肥是最容易显现效果的,因此,厂家都有意将氮的含量提高。

3、钙肥

在红薯的生产过程中,块茎膨大期裂薯现象较为常见,而引起裂薯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水分失调,二是缺钙。可以说施用钙肥是减少裂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钙肥也能提高块茎的光滑度,从而提高红薯的商品性。

钙肥是必须要补充的,一般红薯的整个生长发育期必须要补充两次钙,一次是底肥土壤施钙,一次是块茎膨大期叶面补钙。对于土壤补钙更应该引起重视,以达到根、茎补钙的目的,土施加叶面喷施,肥效会更加显著。底肥建议亩施硝酸钙5公斤即可;块茎膨大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氨基酸钙的混合溶液,能够显著提升红薯的商品性。

4、土壤消毒

为了防治地下虫害,在整地时都要进行土壤杀虫,我们最常用的药剂就是辛硫磷和毒死蜱,辛硫磷见光易分解,毒死蜱在蔬菜已禁用,建议可采用噻虫胺加联苯,防地下害虫效果不错。对于线虫,我们喜欢用阿维菌素,也不建议使用,一是线虫已经产生抗药性,二是用量太大烧根的风险就大。可在定植后冲施5%噻唑膦可溶液剂+0.5%氨基酸寡糖素水剂,对茎线虫、根腐线虫等多种线虫效果优异。

三、苗的选择—高剪苗优于拔苗

种红薯最好的苗是高剪苗。可能许多农民朋友不认同,认为带根好好成活。从薯块出来的苗,如果薯块带菌,极容易感染到苗上。

    首先是土传病害,包括根腐病、软腐病及黑斑病,前期由于病菌处于潜伏期,表现不出什么,但到了快速膨大期,茎块上就容易出黑点,影响商品性;其次,拔苗容易带茎线虫,“糠心病”就是最为突出的表现;最后,拔苗容易带病毒。病毒病是导致红薯减产的重要病害,这也是为什么在种植上我们一直要求用脱毒种薯的原因,但由于价格因素,我们大多使用的都是二代、三代种薯,红薯只要收到病毒病的侵染,必然会导致减产。越是靠近顶端带病毒的可能性就越小。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高剪苗的优势明显大于拔苗。另外,在高剪苗剪下来后最好用药剂进行处理,防止出现根部病害的同时,促进其快速生根。在生根时,农民朋友习惯用激素如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等进行生根处理,不建议使用,因为它们都是以牺牲地上部的营养、降低植株抗逆性为前提的。建议使用甲霜·恶霉灵10ml+巨立霜20ml再加植物源氨基酸30ml,兑水20斤,将高剪苗捆成捆放在混合溶液里浸泡10分钟左右即可。

四、重茬症的缓解

红薯属于忌重茬作物。但仍有许多种植区都存在重茬种植,因此,采取措施缓解重茬,对高产是有促进作用。

1、重茬的危害及引起的原因

重茬的危害有两个:一是由于土壤带菌,土传病害高发,如根腐病、软腐病、黑斑病等;二是重茬绝对会减产,连茬3~4年,如果不做任何处理,基本就无法再继续种植,引起减产的原因除了病害,主要是因为红薯的自毒作用导致的减产。所有的作物都有一个特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的养分里总有一些自身无法消化的有毒物质,通过根系分泌到土壤当中,连茬会导致自毒物质的累积,最终造成减产。

2、重茬症的缓解方案

对于土传病害,可在休耕期通过冲施强氧化剂进行杀菌。药剂建议采用42%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浇水时水要大,水到哪杀菌就能到哪。对于自毒物质,可通过补充生物菌剂进行缓解,建议选用含枯草芽孢杆菌类的生物菌剂,为了保证菌的成活,一定要搭配施用菌群调理剂。

这样,通过先杀死有害菌降低病源基数,7天左右后再补充有益菌的方法,对重茬症基本就能做到很好的缓解。这个方案也适合所有作物的重茬,如我们常见的种大姜时容易出现的重茬病害姜瘟病。

五、关于田间管理

定植后的田间关键管理,主要有水肥管理、化学控旺和防治病毒病。

1、水肥管理

在水分管理上,主要要注意定植水和缓苗水。前期气温仍然比较低,因此定植水要浇小水,防止地温偏低,发根慢;而缓苗水需要浇透水,因为这一水后离下一次浇水的时间间隔较长。许多农民朋友在浇缓苗水的时候喜欢用氮、磷、钾去提苗,但这一时间段的根系较弱,因此不建议这样去做。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是养根,养根是根本,根系好了后期的管理就会轻松不少。因此,在浇缓苗水的时候建议冲施一些有机水溶肥料进行养根。

红薯的追肥宜迟不宜早,早了长秧,容易形成徒长。第一次追肥也叫膨大肥,是在进入块茎快速膨大期后,追施一次高钾肥料,促进块茎快速膨大,考虑到利用率,建议使用水溶肥,钾的含量在30~32个左右为宜,亩施10公斤。这次追肥对于钾肥的种类,不建议使用硫酸钾而使用硝酸钾,因为硫酸钾容易导致钙的固定,这一时期正是钙发挥作用的关键时期。

第二次追肥也叫补钙养秧肥,在第一次追肥后10天左右。施肥的目的第一个是补钙,防止后期裂薯;第二个目的是养秧,防止后期早衰。肥料可选择含螯合态钙、氨基酸、海藻酸的液体水溶肥料,一亩地10~15公斤左右即可。

2、化学控旺

在红薯生长后期,容易形成秧苗疯长和地下块茎争夺养分。因此,可以说化学控旺是红薯高产栽培管理中重要的一环。化学控旺的目的是保持红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但农民朋友喜欢用药喜欢用大剂量,常常会导致秧苗不长,反而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控旺把握的原则是宜早不宜迟,少量多次。最佳的控旺时间是缓苗后的伸蔓期,也就是定植后25~30天就开始控旺,药量要尽量少一些,如果底肥用合适了,伸蔓期的生长就比较缓慢,在定植后40天开始控旺都没问题。

控旺药剂推荐使用多效唑,便宜还比较省事。多效唑会对下茬作物一定产生药害,因此,建议在采收结束后,对土壤进行深翻,可有效解决多效唑的药害,深翻深度以30厘米左右为宜。

3、防病毒病是核心

红薯的栽培,病毒病防不住,产量永远上不去。病毒病的传播是通过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小虫传播的,如蚜虫、粉虱、飞虱、蓟马等。因此,防治病毒病,首先是治虫,切断传播源。农民朋友喜欢用吡虫啉或噻虫嗪,但这些虫害目前已经对这些药剂产生了抗药性,建议选用一些新成分的药剂,如呋虫胺+啶虫脒+精油助剂,打一遍就干净了。

防病的前提是要杀虫,治虫的同时也要防病。对于预防病毒病本身,用的最多的是盐酸吗啉胍,同样因为抗药性的原由,也不建议使用,可采用一些新型的植物免疫剂,在伸蔓期连喷2~3次,对病毒病的预防有较好的效果。

如果已经发病,治疗就比较难,同样采用一些新型的植物免疫剂,一天一次,连喷两次。当前还没有有效杀死病毒的药剂,只能采取一些病毒钝化剂对病毒进行钝化,尽量让病毒病的发病慢一些。

红薯栽培,选择起高垄覆膜滴灌栽培是高产的不二选择,选择了好的栽培模式后,做好一些关键点的栽培管理工作,就能够实现早上市,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3

如何种出高产量高品质的红薯?掌握6个种植技巧,薯块结得多品质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