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烛绝缨》文言文如何翻译?

如题所述

《灭烛绝缨》出自西汉刘向《说苑》。白话文如下:

楚庄王赐群臣酒,烛灭,有一人引美人手,美人援绝其冠缨,以告王曰:“今者烛灭,有引妾衣者,妾援得其冠缨持之,趣火来上,视绝缨者。”

白话文:楚王让许姬赐群臣酒,蜡烛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王乃命左右曰:“今日与寡人饮,不绝冠缨者不欢。”

白话文: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群臣百有余人皆绝去其冠缨而上火,卒尽欢而罢。居三年,晋与楚战,有一臣常在前,五合五奋,首却敌,卒得胜之,庄王怪而问曰:“寡人德薄,又未尝异子,子何故出死不疑如是?”

白话文: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三年以后,晋国与楚国交战,有一位大臣奋勇争先,五场战斗都冲杀在最前面,最终获得了胜利。楚庄王感到奇怪就问这位大臣:“我的德行浅薄,从来没有特殊优待过你,这次为什么奋不顾死呢?”

对曰:“臣当死,往者醉失礼,王隐忍不加诛也;臣终不敢以荫蔽之德而不显报王也,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湔敌久矣,臣乃夜绝缨者。”

白话文:这位大臣说:“我罪当死,上次宴会上帽缨断了的人就是我,大王您隐忍不治我的罪,我始终不敢因为受人庇护的恩德而不显扬地报答你。我因此一定要为您肝脑涂地,冲锋陷阵。我就是当年帽缨被扯下的那个大臣。”

遂败晋军,楚得以强。

白话文:于是晋国被打败了,楚国强盛了起来。

创作背景:

《灭烛绝缨》选自《说苑》。《新苑》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

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按类编辑了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