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家暴的孩子,会有什么性格缺陷?

如题所述

从小经历家暴的孩子性格上会有很多问题,他们自卑又敏感,冷漠无情,甚至有些会有暴力倾向。

在家暴中长大的孩子其实是会被潜移默化的,虽然他们憎恨曾经被家暴的过往,但是由于一直成长于这样的环境当中,他们处理问题往往也会按照这个方式来进行。

1、自卑敏感是常态

经历过家暴的孩子会特别的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稍微有哪里没有做好就遭到嫌弃,甚至被人暴力对待。他们的神经时时刻刻都绷得很紧,尤其是看到那种外形比较孔武有力或者是脾气比较暴躁的人,他们会从骨子里产生恐惧。在这种恐惧的情况下,日常生活中的他们谨小慎微到让人心疼的状态。这种感觉就像那些流量的小动物一样,生怕会受到伤害。

2、冷漠无情是对待他人的态度

因为本身一直在遭受暴力虐待,他们已经有些麻木了,所以在看到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往往没有什么同情之心。他们潜意识里会认为大家都是这样的,每个人都应该遭受苦难,这就是生命必须的过程。

这类人相对于那些童年幸福的人来说,他们更加冷漠无情,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苦难没有同情心。普通人看到的苦难在他们漠不关心,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连自己的不幸都搞不定,哪里有闲心去关心别人。

3、暴力是处理问题的方式

虽然这些经历过家暴的孩子长大后痛恨自己曾经遭受的一切,但是他们之后却也是最容易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在人生观形成的年龄段他们遇到的都是暴力手段,这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一个暗示,这种办法简单直接,处理问题就是应该用这种方法来。虽然他们知道暴力的危害,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学到过其他的办法。暴力的手段可以让人屈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快捷方便的方法了,这难道不是最佳选择吗?

至于讲道理、摆事实等方法,这些孩子也许听说过,但是从来没见过,当然就更不会用了。

家庭暴力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就是一辈子的阴影,他们一生都会在这种反抗和不由自主的顺从中挣扎。虽然他们讨厌这样的行为,但是却不由自主地遇事后第一时间就想到这种行为。这种性格上的矛盾就是一种缺陷,而且是很难改变的缺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2

       

          经历过家暴的孩子,对他们的伤害很大,表现在这些孩子普遍存在自卑、情感表达障碍、人际关系敏感等性格缺陷。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都知道,家暴对人们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也许我们亲人间并不认为家暴伤害的严重性,但家暴确实会使孩子引发痛苦,甚至会影响她的一生。


         我高一的同桌就是在语言暴力环境下长大,施暴者是她的奶奶,是她们家中的绝对权威,大嗓门、极其强势、自私狭隘,她将所有年轻时经受过的苦难都用来责怪我同学的爸爸、妈妈和我的同桌。

        我的高中同桌是位品学兼优的好女孩,她的爷爷早年去世,奶奶与她的爸妈一直住在一起生活。高一开始我俩成为同桌后,我觉得同桌的学习成绩虽然在全班排名前三,可以说品学兼优,从不与人发生争执,但是性格比较内向,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很少参加,每天放学后,背起书包抬腿就走,仿佛我们其他同学都是萝卜白菜一般。

       与同桌接触时间长了,慢慢了解到,原来是她奶奶在家中对她及家人经常用语言暴力伤人,家人顾及脸面,从不与奶奶发生争执,但是奶奶却变本加厉,用大嗓门呵斥她爸妈和同桌。原来,她奶奶在年轻时,婆婆看不上她,对其立了好多规矩。待婆婆去世后,她奶奶觉得自己是家中的绝对权威,开始对家人恶语相向,语言暴力多年,使我的同桌养成了内向、胆怯、不愿与人交往的性格,具体表现为:

        一是很自卑。同桌虽然学习成绩很好,却非常自卑;二是情感表达存在障碍。同桌参加班级集体活动时,总是不能够非常自然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三是人际关系敏感。她在班级很难轻易信任他人,对同学总是敬而远之。

 


        当时我是班级的体育委员,了解到同桌情况后,觉得应该带她走出误区。在学习同时,与同桌开诚布公地交流学习体会,让其它同学也与同桌多沟通,增加同桌与同学们沟通、交流的机会,并支持她参加学校组织的排球赛,并在获奖后,又鼓励她参加市级中学生排球等比赛;同时,针对我俩外语非常好的优势,我们共同报名参加市级中学生英语比赛。

 


        后来,我对同桌的关心渐渐有了回报,她开始变得开朗、热心助人,逐渐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之中,而且与奶奶、爸妈的关系也变得非常融洽了;同时,我们大家帮助她树立自信,使她渐渐走出了被家暴误区,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再后来,我俩分别考入了不同的大学,成为了一生中的挚友。

 


        拓展知识:如何走出家暴后产生的心理阴影

       走出家暴后产生的心理阴影,一是帮助被家暴者融入生活。要尽快融入目前正常生活并积极面对,使她们相信美好的生活还在继续;二是帮助被家暴者提升自信。使她们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社会的认可,从而进一步提升自信心和成就感。三是帮助被家暴者转移注意力。多陪同其参加阳光、积极向上的活动,转移其紧张的被虐心理,进一步体验生活的美好。

第2个回答  2021-11-28

有家暴经历的孩子会有什么性格缺陷?

这一类经历的孩子会很惨。他们的性格总归比在家庭生活美满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说性格暴躁,自卑,喜欢撒谎,懦弱。

1、暴躁: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打孩子,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父母粗暴高压,会导致本来性格倔犟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 ,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别人施暴,难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2、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 ,懦弱。这样的孩子往往惟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这为他将来走向社会埋下了一颗“懦弱”的种子!

3、自卑:有的家长打了孩子后,还硬要孩子“认错”,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事实上,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他的抵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卑。每个孩子都有自尊,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之路。



4、撒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久而久之,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第3个回答  2021-11-28

家暴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家暴的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可能会有以下负面影响:



产生负面情绪:恐惧、害怕、无助;悲伤、抑郁、内疚;自卑、愤怒。



对性格的影响:自卑、讨好、敏感多疑、容易自责、强烈的羞耻感。

对躯体的影响:睡眠问题(入睡困难,夜惊、噩梦、白天睡眠多)、头痛、肚子痛、经常尿床、尿裤子、注意力不集中等。



容易出现的问题情绪和行为问题: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自伤行为、冲动莽撞的行为、注意力缺陷、容易哭闹发脾气、情感脆弱、讨好与使用暴力交替。

在父母打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一般都是非常害怕的,这样就容易产生一种懦弱的性格,甚至在父母不打他的时候,都不敢跟父母说话,所以就容易导致父母一般让他做点什么事情,他就会由于害怕,而什么都答应帮父母做,也不会考虑对与错,这种唯命是从的行为,就会让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伴有一种懦弱的性格。

所以不要对你的孩子使用家庭暴力,更不要对你的孩子用冷暴力,其实冷暴力比那些人身攻击的影响更大,其实最好的教育不是打不是骂,而是家长用自己的行为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第4个回答  2021-11-28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自己对其采取体罚或打骂的方式算不上家庭暴力,其实不然,这也是家庭暴力的一种。如果不及时改变的话,可能会对孩子身心健康以及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可以说是无法估量的,孩子经常挨打或挨骂(家暴),会产生严重的心理扭曲,将会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这种皮肉之苦,会使他们产生怨恨、逆反、畏惧、自卑、无助、暴躁、孤独、撒谎、固执等心理。事实证明,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挨打挨骂,那么他有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自卑:有的家长打了孩子后,还硬要孩子“认错”,以此表明孩子是接受教育了。事实上,这样做只能促使孩子的排他倾向加剧。表面上看,孩子似乎是依照家长的要求去做了,实际上,他的抵触情绪很大。在被打之后,他会不知所措,惶惶不安,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卑。每个孩子都有自尊,经常挨打的孩子,自尊心受到损害,产生自卑,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之路。

无助:有的家长打过孩子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反过来又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他也就习以为常了。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

暴躁: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打孩子,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父母粗暴高压,会导致本来性格倔犟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别人施暴,难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性格上也显得孤独。

撒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久而久之,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样的孩子往往惟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这为他将来走向社会埋下了一颗“懦弱”的种子!

固执: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不但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无声的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存心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越打犟劲越大。有的孩子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