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问题.

1.定语前置始终搞不懂....
2.怎么判断一个字的通假字?
刚才一直在查找相关资料.但是太笼统了.不要复制...谢谢了...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成分,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中心语之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要把它放到中心语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叫做“定语后置

1、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例如:详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纪•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可报秦者”就是“可报秦的人”主意还没有拿定,(赵国)寻找可以出使答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就是“而能不易其志的缙绅” 缙绅:官员。 “四海之大”就是“大四海” 魏忠贤作乱,却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官员,天下这么大,又有几个呢?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刺客列传》) “宾客知其事者”就是“知其事的宾客”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为荆轲送行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就是“能面刺寡人之过的群臣吏民”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群臣、官民,得头等奖赏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苏东坡《前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就是“有吹洞箫的客”

2、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的格式。例如:详解: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庙堂之高”就是“高庙堂”,“江湖之远”就是“远江湖”,“之”是定语的标志性助词。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为他的人民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他的君主担忧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荀子•劝学》) “爪牙之利”就是“利爪牙”,“筋骨之强”就是“强筋骨”。 “之”是定语的标志性助词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 “宇宙之大”就是“大宇宙”;“品类之盛”就是“盛品类”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天下之大”就是“大天下”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身之察察”就是“察察身” 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

3、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例如:详解:·马之千里者,一食或进粟一石。(韩愈《马说》)

“马之千里者”就是“千里马”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石之铿然有声者”就是“铿然有声之石”

4、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而+后置定语+者”的格式。例如:①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5、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语的后面,格式为“中心语+数(量)词。例如:详解:·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根据它翻译过来的现代意义,来看它是不是通假,一般你觉得是得就是。因为古文的翻译现在也没有个定准,大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你翻译的有道理,整体来看通顺就行。越是做学问,就越要求同存异。若是应付考试的话,那就要小心了。

通假字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祸首之一。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

通假字的成因

通假字的成因有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
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古书几乎都被烧光,到汉代,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住个读音,未记住其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
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清代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在《经义述闻》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

与假借字的分别
有人常把通假字与六书中的“假借字”相混。严格来说,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上述例子中,本来已有“慧”字,但却以“惠”字临时替代。而六书的的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意思,例如“自”字本义是鼻子,因同音关系,借来表示“自己”之意,这是六书中的假借。

即使在古人的训诂解说中,也有时会把两个名称相混。读者应按其上文下理,或按文字学知识,小心判别。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通假字本质上不属于错字或别字,属于正常的文言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21
1.是定语后置。因为定语本来就放在前面,哪用得着专门讲定语前置现象?
定语就是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现代汉语里定语的标志是“的”,文言文里的定语后置就是本应放在前面的定语搁在了中心语的后面,翻译的时候要注意调整语序。中学里典型的定语后置的例子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桃核修狭者”翻译成“狭长的桃核”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翻译为“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
2.判断通假字的方法
一靠积累,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这是常用的通假字,课文后来出现的都不作注解了。
二看读音,通常会同音通假。如“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
三要看词义,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白”就是“斑白”。
总的来说,掌握好课内的通假字就可以很好地应付考试中出现的通假字了,这个考得并不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