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始不愿意和父母沟通,该怎样跟孩子谈心呢?

如题所述

家长自述:我的孩子现在像变了个人似的,不愿意和我说话。小学的时候整天粘在身边,有什么事都和我说。可现在却沉默寡言了。放学回家后,除了吃饭,看一会电视,就是钻进自己的房间不出来。有时,我故意找话题问问情况,他也很简单地回答:“没什么好说的”,“差不多”,甚至是“烦死了”,“有完没完?”我们做父母的,含辛茹苦把孩子养这么大,连话都不愿意和我们说,真是心寒啊!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该怎么办?

一、没有一个孩子从一开始就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父母本来应该是孩子最想倾诉的人,父母跟孩子之间的交流有了障碍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些障碍有以下几种:

1、觉得不被父母理解

孩子的心声是:“我曾经尝试过跟爸妈说我到底在想什么,可我妈总是说‘你还小,不懂事,别胡思乱想浪费学习时间。’以后我就再也不说了。”

2、害怕父母责骂自己

孩子跟父母说“我喜欢这个女同学”,要不“我想尝试抽根烟”,父母亲往往脸色大变,立刻斥责:“你怎么可以有这样的念头,你知不知道我们所有的希望都在你身上?”想想看,孩子本来什么都愿意和父母说,但是父母的大惊小怪和责骂却使孩子退缩了,为了安全,他们干脆什么也不说了。

3、逃避父母给自己的压力

身为家中的独生子女,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了来自家人的关怀和寄托。家长们动不动就跟孩子说:“孩子啊,我们一家未来的希望就都在你身上了,你要努力学习,才能不辜负爸妈这么辛苦地挣钱供你念书。”孩子因此得到的信息是,年幼的他必须得承载一家人幸福的重责大任。如果他学习不佳,考不上好学校,接下来困苦不堪的不只是他,更是他的全家。在这种心理压力下,如果孩子又发觉他的能力无法满足父母亲过高的期望怎么办呢?孩子心中因此五味杂陈,有挫败感(我怎么考得这么差?)有愧疚感(我对不起爸妈!)也有不少的愤怒(都是你们逼我的!)最终的结果,往往就是孩子选择逃避,不去面对父母,也拒绝承受压力。

4、父母太过唠叨

如果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跟老爸、老妈说话?”最常听到的回答是:“他们太烦人了。”“烦”是什么意思呢? 青少年口中的“烦”,指的是爸妈总是重复要求他们做同样的事情,让人厌烦。对他们而言,不断地重复,意味着巨大的压力,不断地重复,也意味着不相信他们有能力。换句话说,当父母亲唠叨他们之时,孩子收到的信息是“你永远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即使你一米八零,年龄也已经十六岁,但在我眼中,你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没有能力自主的孩子。”一心想做成人的孩子,当然不愿意陷入如此的困境当中,所以就索性不开口,消极地抵抗来自父母的唠叨。

5、对父母心存芥蒂

有些孩子不开口的心理成因就更深层许多,例如小时候父母亲不断打骂,孩子心理上留下了创伤。过去心中的不满和积怨,使得青春期的孩子选择用“不沟通”的方式来惩罚父母。这其中的潜台词是“既然你以前让我那么难过,现在我也不给你你想要的,让你尝尝不好受的滋味。”因为孩子深切地知道,听话以及和父母说话,是父母亲很希望他能做的事:“既然如此,我就善用这个筹码,不让你们(指父母)如愿以偿。”

二、那么,面对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的局面,家长应该怎么办?

父母们都希望孩子跟自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是美好的愿望,想让愿望变成现实,父母们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1、多了解孩子

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内在需要。可以了解下孩子最近有什么样的爱好,什么样的烦恼,跟某个朋友关系如何,多和他聊聊对生活中各种事情的理解,听听他诉说等等。

2、理解和尊重孩子

家长对孩子真正的爱必须以理解、尊重孩子为前提,否则就成为孩子最熟悉的陌生人。要想真正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就要不断地站在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例如孩子考差了,家长当然很难过,但若站在孩子角度看,就会发现几乎所有孩子的成绩都是起伏不定的,为什么你的孩子就只能一直提高?事实上,任何一个孩子都做不到。例如你总感到你说的事情对孩子很重要,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但你仔细想一想,你说的事情肯定重要,但这重要的话,如果都重复了N遍,你的孩子还是听得津津有味,那肯定是孩子出毛病了。要想让孩子听进去你的话,就需要家长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话题,这是需要用心去做的一件事。还有一些家长不懂得尊重孩子成长的需求。孩子幼小无知时是比较听话的,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特别是进入青春期以后,自我意识迅速增强,这时候如果家长还是把他看成那个不懂事的孩子,还是用他在幼儿园、小学时的那种方法去教育他,就严重背离了他的需求,必然得到孩子的反感、对抗,所以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的多,就是这个原因。

3、避免用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

不能用“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限你在五秒钟内……”、“我数到一、二、三……否则……”“你应该……”,“你真笨”、“你好环”、“你太让我失望了”、“不可以……”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威胁、责备、谩骂、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说话语气,否则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4、给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

要想和孩子保持经常有效的沟通,家长们有必要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知道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所关心的问题,这样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就能对症下药,游刃有余了。另外,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孩子要求独立、要求自由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做家长的要尊重孩子追求独立自由的权利,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独立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切忌管得过严,管得过死。

5、与孩子交流时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

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所以,往往没有很仔细地把孩子的话听完,孩子感觉与父母沟通不舒服,父母不重视自己的意见,代沟必然越来越深。

6、制造亲子谈心机会

要建立起家人时常沟通的习惯,规定一周至少有一天关掉电视,一家人一起来谈“令我烦心的事”。注意,不是让孩子一个人谈,那样会造成“审讯”式的紧张空气,而是每个人都谈,通过平等、互助式的交流,告诉孩子,任何遭遇都不会遭致家人的讪笑,你的背后有我们;

也告诉孩子,倾诉是有好处的,倾诉会让大家感觉更亲密。有些敏感型的孩子不喜欢坐下来在家里谈的形式,家长可以选择让孩子亲送快了的环境,比如某个街心公园,更容易诱导孩子说出心里话。作为回报,父母不仅应当为其保密,而且可以提供自己儿时的类似事件、类似经验让孩子放松。并在倾听的过程中经常对孩子说:“别紧张”,“没关系”,“事情没你想得那么严重……”

希望家长们找到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让交流和沟通成为和谐亲子关系的桥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6
可以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从这方面着手。然后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同时也要善于倾听孩子的想法,学到尊重孩子。
第2个回答  2021-03-06
可以创造一个有利于沟通的环境,例如:一起去野餐,一起去散步等。研究表明,如果主体的思想无法同步,通过客体的创造可以起到相当的帮助。
第3个回答  2021-03-06
首先家长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总是批评孩子,要多理解孩子。其次,要多陪孩子做一些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带他们去旅行,培养感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