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白居易的《夜雪》被誉为千古名作?夜雪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如题所述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写雪的诗词不计其数,精品名篇也不在少数,但白居易的这首《夜雪》却独具韵味,清新含蓄。


《夜雪》立意独特,构思精巧,反复吟诵,更叹诗人深厚的文字功底,全诗自然流畅,不曾雕饰,似是写实,却又不仅如此,诗人彻夜无眠的聆听雪压竹折的声音,还映射着他的孤寂与落寞。全诗短短二十字,无一字一句直接写及如何下雪,却句句紧扣诗题,从各个不同侧面衬托出夜间下雪的情景,可谓另有云天之妙。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字词典故   “衾qin1”:被子。

赏析 :   白居易说,在夜里忽然被冻醒,惊讶地发现,呀,这被子和枕头怎么这么冷啊?又发现,矣,窗户那里怎么有些明亮?

   刻意写不出好诗,所以白居易并非刻意要去写夜雪的,刻意的话,他还能呆被窝里吗?肯定跑去窗前,庭院去观察了。如此就人为地变换了观察的出发点和角度了。所以夜雪,夜雪,首先是夜,发觉这个夜怎么与以往的感觉不同。然后才发觉是下雪了,这才领悟冷是因雪而起,窗明也是因雪明亮。然后他进一步思想,夜这么深了,想来这雪一定下了很久了吧。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 :  白居易说,想来此时的夜已经很深了,我知道外面的雪一定是下得很重了。因为时不时地,就听到外面竹子折断的声音。

   白居易怎么知道夜深了呢?难不成他有手表?呵呵,不是的,而是因为他听得到“折竹声”,可见四周非常安静,那自然是夜很深了。那么怎么知道雪下了很久,下得很重,因为竹子都被雪压折了。

   很清新很自然的一首小诗,讲述了自己在一个雪夜里醒来,判断夜与雪的灵感,自然天成,无须雕饰。好诗!

全诗布局井然,层层推进,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结尾句以有声衬托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隽永清新,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

白居易这首诗可以说是写出了新意,同时也把纷纷扬扬的大雪描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他并没有起身去到外面观察雪景,而是通过感知,还有听觉来描写,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让这首诗充满了诗意,也有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可能对于别的诗人来说,他们更多的是直接描写雪景,可是白居易仅仅依靠感官和听觉,便把夜色中的雪景描写得出神入化,读来也是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所以如此有趣的作品,最是能够体现白居易过人的才华。

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也表露无遗。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体现白居易诗歌一贯的风格。

《夜雪》是一首五言绝句,白居易写在816年的冬天,这一年我们的大诗人45岁,但仕途所遇坎坷令其苦恼而孤独。

815年,时任宰相的武元衡某日凌晨出门准备上朝,走在路上,竟遇刺客而身亡。白居易与武元衡的友情深厚,面对好友遇刺,极其伤悲。

此时的白居易的官职是左拾遗,相当于现在监察部门的官员,他多次向上请示要彻查此案,严惩凶手,皇上本就一直不喜欢白居易过于率直的谏言,这次也不例外,恰逢又被他人诽谤等凑在一起,皇上十分恼火之下,将他贬到了现在的江西九江,做江州司马。

司马,这个职务是地方上的官,无权无责,专门安置那些不受待见的官员,以及皇亲国戚等闲散官员,白居易后来把这个官职戏称为“送老官”,这种安排让满怀报国之志的白居易情何以堪。《夜雪》这首著名的诗就是写在这个时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9

白居易的诗作中写《夜雪》的共有两首,其中一首五言绝句堪称典范。因其构思独特被誉为千古名句。为什么?

江州司马白居易,过着半隐居生活。公元816年的某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雪。由于当时没电又稀缺灯油,人们多半天一黑就睡觉。

一般来说,下雪一开始温度不会骤降,若当雪越来越汹的话,天气就转为更冷。陡冷人睡不着觉,白居易只好起身坐在床上……,随之灵感浮现,作诗一首《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通读全文,触觉、视觉、听觉三位一体,层层递进,完美无缺憾地勾画出“夜雪”之景象。

成名句理由至少有两点:

忌夸写实,突显配角。诗人用“衾枕冷”、“窗户明”、“折竹声”,来道明“雪重”。所用词组皆浑然天成,显得既古朴清雅,又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

着墨夜雪,实则写人。作者在冷夜里有感而发,先是“己讶”、后为“复见”、再到“时闻”,悄然过去了一个不眠之夜。整个过程都是作者的真实体验,抒发了内心感受,也暗示了其居住的环境偏僻和心情惆怅。

夜雪,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雪,是自然景物中最得夭独厚的。她冰清玉洁,掩没了世间杂色,让天下成一统,继而赢得了文人骚客的赞美!

白天下雪,有似鹅毛、大如席等,人们对描写得很精致,但多为赞誉之词。毕竟她漫天飞舞,姿态优雅的维妙维肖,令人愉悦也掺和了其中。

然,夜里的雪则大不同,因为黑暗中,谁也分不清雪花的样儿。固此,写夜雪的诗人偏少,就是因为少了着墨点,加之雪花落地无声无息,又令人捉摸不透。

两相比较,夜雪的特别之处很难把握,既不能假想臆测地去揣度,也不能随心所欲去刻意赞美。

两相比较,夜雪之情景状况很难把握,她是一种看不清、理还乱的纷飞物。既不能假想或臆断地去揣度,也不能由心而论地去刻意赞美!

《夜雪》如何尽显特别之处?

作者针对现实,采取了不直接写雪下得很重(很大),而是从各个侧面来衬托,利用其它现象和物体的承受程度来验证。

早在唐朝前的东晋时期著名人物陶渊明就在《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中有言:“倾耳无希声,在皓已洁。”就说明雪之不同风雨,尤其是夜雪更难定夺了,所以“复见窗户明”。

其实,全诗中,作者不仅仅是侧面烘托,而且还凝结了因果关系和动静相结合的办法,写出了雪下得很深、很重(大)。

相关承接:白居易因上书彻查宰相武元衡被刺凶手,得罪了权贵而贬职江州。借“夜雪”折竹,示明了世道之艰辛。

第2个回答  2021-03-08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译文:睡到半晚枕头和被子都变得冰冷,不由让我很惊讶,又看见窗户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时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为不时地能听到雪把竹枝压折的声音。

赏析:这首诗就写雪这个角度来说,确实有其特别之处。题目写作“夜雪”,点明时间,点明事物。首句“已讶衾枕冷”,从触觉之冷来写雪,并点明题目中的“夜”字。五个字写了两件事:一是被子枕头冷,这说明诗人已经裹被而眠很久了,然后被冷醒;二是诗人对冷感觉很惊讶,这说明诗人睡觉之前是没有下雪的,雪是诗人睡觉之后才下的,而且还把诗人冷醒,这又说明雪下得非常大,诗人这才感觉很吃惊。总之,这雪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夜”雪。

“复见窗户明”是从视觉写雪。虽然是从视觉写,但依然是侧面描写,因为诗人看到的是“窗户明”,而不是“雪花白”。在无光的漆黑夜晚,雪能把窗户映照得明亮一片,非大雪厚雪不可。这一句也是人的正常反应,紧承上一句而来。假如是我们碰到这样的天气,晚上睡觉被冻醒,总要爬起来看一看怎么回事:这鬼天气怎么这么冷?看见窗户明亮,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是从听觉角度来写,不过写的是折竹之声,并非雪落之音,因此依然是侧面描写。“夜深”说明诗人被冻醒后就再没有睡着。“雪重”既照应了前文的“冷”与“明”,此时点出,又引出了下文的“折竹声”,是衔接上下文的一个关键节点。最后一句写“时闻折竹声”还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味。读完了整首诗,我们仿佛还能听见竹子时不时被雪压断的声音,引人遐想。

白居易这首绝句,短短四句,从触觉、视觉和听觉三个层次来写雪,条理清晰,层层递进,全凭侧面烘托。我们未见雪花半点,却着实清清楚楚地知道,门外的雪是何其纷纷扬扬!这是他这首诗写雪的特别之处。

但是,这首诗诗人不可能只简简单单地写“夜雪”,所谓“诗言志”,诗歌要表达的是人之内心世界。我们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浮在诗歌表面,光看他写雪如何好,却没说明白,他为何写雪?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冬天所作。诗人当时45岁,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我想我们都还记得那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在《琵琶行》这首诗中,诗人说自己是“天涯沦落人”。那么“天涯沦落人”的心境是什么样的呢?带着这样的人生背景,我们回头再看一看《夜雪》这首诗,就能完全理解诗人当时的心境了。

“竹”是“岁寒三友”之一,也是“四君子”之一,可见它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地位之高。连苏东坡都要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不管是“岁寒三友”,还是“四君子”,都是以高洁坚韧著称。然而面临又冷又重的积雪,坚韧的竹子也会被折断。这就不能不引发常常以竹自比的文人的思考,诗人当然也要想想自己的前途命运。他上书言事本是尽臣子本分,却无端遭到打压,他即使如竹坚韧,又是否能扛得住这恶势力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呢?

第3个回答  2021-03-08

雪是极为寻常的一种自然现象,每当天气变凉了之后,当天空中的混合云形成固体,再遇到冷空气,这时固体就会承受不住,从而形成纷纷扬扬的雪花,这时会直接落到地面。冬末和初春时节都会下雪,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秋天也偶像会下小雪,只有南方极少部分地区见不到雪。这种自然现象对于我们常人说,可能会觉得稀松平常,可是对于诗人来说就不一样,他们会把诗写进诗歌中,从而使得雪显得与众不同。



唐诗里就有很多的咏雪诗,诗人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来描写雪景,而在众多的咏雪诗中,我个人比较偏爱白居易的《夜雪》,这首诗没有正面描写雪景,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描写,通过听觉来呈现,这也正是此诗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可能很多的诗人会直接描写皑皑白雪,在表现手法上不如白居易这首,作为那个唐朝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白居易这首诗不仅写出了新意,也写出不一样的雪景。

《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首先,我们来看诗的首句“已讶衾枕冷”,也就是以人的触觉,侧面烘托出夜雪的“冷”。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实在是惊讶今夜太过寒冷,被子枕头竟然都是冰凉的。相信经历过下雪天的人都知道,刚开始下雪的时候,气温不会马上下降,自然也就感受不到衾枕冷。唯有雪下得大、久,才会导致衾枕冷。反过来,也就是说,当衾枕冷的时候,就说明外面夜雪已经下得大、久了。



次句“复见窗户明”,是“已讶衾枕冷”的后续动作,说明白居易本来已拥衾而卧,被气温骤然下降而冷醒,于是看到了窗外一片通明。无疑这是以人的视觉,侧面烘托出夜雪的“明”。雪自然不会发光,而当它下得大、积得深的时候,它强烈的反光便会给暗夜带来亮光。



最后两句“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则是以人的感觉、听觉,侧面烘托出夜雪的“重”、“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夜深了,才知道是外边下了大雪,不时还能够听到厚厚积雪压断竹枝的声音。雪自然没有重量,也没有声音,但是通过“折竹”这一细节的描写,便烘托出了雪的重量和声音,别有一番情致。

白居易这首诗可以说是写出了新意,同时也把纷纷扬扬的大雪描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他并没有起身去到外面观察雪景,而是通过感知,还有听觉来描写,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让这首诗充满了诗意,也有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可能对于别的诗人来说,他们更多的是直接描写雪景,可是白居易仅仅依靠感官和听觉,便把夜色中的雪景描写得出神入化,读来也是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所以如此有趣的作品,最是能够体现白居易过人的才华。

第4个回答  2021-02-03

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冬天,白居易时年45岁,正担任江州司马一职。白居易因为当时宰相遇刺案而上书要求追捕凶手,却被冠以不是言官却行言官事的罪名,被贬江州,这明显是当朝权贵给他穿的小鞋。

白居易被贬江州后,心绪开始逐渐转变,渐渐过起了中隐生活。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或许是白居易失眠了,或许是读书太晚,当他忙完一切准备上床后,突然发现窗外已经飘飘洒洒下起了大雪,于是,白居易孤寂的心情愈发强烈,最终,写下了一首独具特色的《夜雪》。



雪是造物最美丽的景物之一,对于古人而言,更是如此,雪以其冰清玉洁的特质,装点着天地万物,无数诗人写下了吟咏雪花的精美诗句。在这众多的咏雪篇章中,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思妙想,也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的夸张浪漫,还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总之,各有各的妙处,而在众多的写雪名诗中,白居易的《夜雪》无疑是非常特别的一篇,因为它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读似乎毫无特色,但仔细想来,却又有着无穷韵味,凝重古朴,淡雅清新。

白居易这首咏雪诗的特色,全在于“”这个字上,夜晚天地一片黑暗,雪又无声无味,所以只能从感觉上来描述,白居易正是如此,化不可见的劣势为优势,极富创造力地写出了夜雪的特色,全诗以侧面烘托为主,传神生动地为我们写出了一场别开生面又意境深远的夜雪。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开头第一句,“已讶衾枕冷”,是从感觉上写起,诗人忙完事情上床睡觉时,突然感觉到天气骤冷了下来,这突出了下雪的特点,雪落无声,所以诗人并不曾知道下雪了,等雪下到一定程度,气温骤降,诗人才感受到了这份寒意。陶渊明曾写雪说“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但白居易深处夜间,所以无法看到,只能从感觉中得知下雪了。



第二句“复见窗户明”虽然是视觉,但却是侧面描写,诗人看到窗户明亮,这说明雪已经下了好久,且深深积了一层了,积雪的反光给黑夜带来了更多的光亮,所以诗人才会看到窗明。白居易在前两句中,句句写人,但却处处见雪,全用侧面烘托,饶有趣味。

末二句更佳,“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换用听觉描写,但仍然是侧面烘托,诗人睡下后,突然听到窗外积雪压断竹子的声音,由此可知,雪势有增无减,积雪更深了。“折竹”的声音,全是听觉描写,但却十分生动,不仅表现了雪之大,而且将雪夜中的寂静,烘托地淋漓尽致,明天一早,当诗人打开大门的时候,相信一定能看到天地间一片纯白的景象!



另外,我们从诗人闻听折竹的声音,也可见其心境,必然是有些孤独萧索的,结合他谪居江州的现状,更知其心情。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写景的诗句中,也融入了诗人浓浓的感情,才让这首诗显得独具一格,意蕴悠长,折竹声的衬托,让读者更具画面感,相信我们读完之后,一个清新淡雅而又万籁俱寂的雪夜世界,就如在目前了吧!

白居易的这首《夜雪》诗,全用侧面手法写雪,从感觉和听觉上,形象地突出了夜雪,结尾有声衬无声的手法,更让全诗充满了画面感,显得更加隽永清新,这种浑然天成的诗境,当真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感,这首诗,因此也成为了咏雪的名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