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和艺术追求

如题所述

闻一多是一位具有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倾向的知识分子,他的一生大致以抗战以前(1943年-1944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闻一多如毛泽东所说,是一个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他的前期思想,总的说来是在自由主义世界观、文艺观范畴之内,但又存在着与当时右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绝不相同的真诚的“爱国心”。闻一多的后期有了很大进步,在政治上、思想上成为当时国统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左翼,坚强的民主战士,而且表现出积极向共产党靠拢的趋向。他的世界观、文艺观的发展线索就是:由自由主义的爱国主义发展到拥护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爱国主义;由一个不能忘怀黑暗现实的唯美主义者发展到倡导文艺为争取民主的政治服务。作者这种看法显示了一种新的认识趋向,纠正了以往对闻一多的思想发展研究中过分拘执于抽象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拍案而起”的思想转变,代之以政治思想、文艺思想、学术思想诸方面有机统一的综合研究,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复朱自清提出的闻一多的一生是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三位一体的认识。
闻一多的美学思想发展应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为1922年7月留美之前及其后数月内,这一时期美学思想接近于朴素唯物主义美学观,比较倾向于社会功利主义。中期从1922年下半年至1931年,闻一多在美的本质特性,美的理想,美感分析等较抽象的理论问题上,存在着明显的唯美主义倾向;但是,他同时又强调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政治的联系,他的诗歌创作理论与实践又趋向于唯物主义美学观。闻一多中期的美学思想,显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俞文的三分法(前、中、后期),比过去的两分法(前、后期),更能凸现闻一多美学思想发展的深刻矛盾和个性特点。思想发展历程的独特和曲折是现代中国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的共同特征,学术研究的任务便是不断充分地、深入地揭示、说明这种“共同”与“个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