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历史迷雾,在历史上真实的袁崇焕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题所述

正史写本朝的根本不可信,用脑子想想可知,自己杀了一个‘大汉奸’,当然要搞些‘史料’,来证实自己杀得正确,不然,那不是自打嘴巴?反而清修明史更可信,这从康熙为史可法等抗清烈士修祠褒扬,可知清修明史更可信(康熙基本可说是明君,也只有他才能做到)。这就好像小日本写历史一样,它肯定不会说是‘侵略’中国的。所以,引正史证明袁崇焕是汉奸的,应该闭嘴。另外,清军是绕道蒙古攻打北京,怎说成袁放进去的?另外,毛文龙不受节制、虚报人数骗军响是真,至于说牵制清军云云,实是前期在陆上时有些作用,后来被逼到皮岛后,只到村庄抢了女人、财物溜走,根本不敢同清军接触,在岛上滛逸享乐,还不停伸手要大量虚报旳军费,实在该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2

历史上袁崇焕惨死,但袁崇焕确实是一位实打实的英雄,他一腔热血,报效明朝,虽然最终明朝还是灭亡,但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他落得如此结局,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他的性格有关。

    宁远大捷,生名鹊起

袁崇焕,出生在小县城,考中进士,当了一名文官,在努尔哈赤时代,袁崇焕弃文从武,宁远大捷奠定了袁崇焕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他取代了兵部尚书王之臣的职位同时还是手握尚方宝剑的蓟辽督师。袁崇焕凭借自己的本事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救世主。

    崇祯即位,委以重任

朝堂有结党营私的臣子,民间有流寇,这就是崇祯眼中衰败不堪的天下,他对袁崇焕报以了极大希望,想要光复明朝。而袁崇焕也信心满满:只需五年就能够恢复整个辽东。

一心想中兴大明的崇祯,自然欢喜,不仅给予了袁崇焕权力财力,还有大部分的兵力支持。但是最终却是辽东寸土未复,皇太极率领后金杀到了紫禁城下。崇祯对袁崇焕第一次感到失望。

    努尔哈赤亡,袁崇焕私自议和


努尔哈赤死亡,袁崇焕派人去后金吊孝,众臣一片哗然。此时的崇祯心思也不难猜到。皇太极缓兵之计,提出了议和。袁崇焕没有拒绝,他也想要拖延时间,修建锦州城。而袁崇焕的缓兵之计却是他私自决定的,此时的崇祯却是一直要求袁崇焕主动出击后金的。他的按兵不动,导致崇祯对袁崇焕第二次感到失望,甚至是有了戒心。

    行事鲁莽,杀了毛文龙

尽管毛文龙贪功,霸道,难于控制,但他的存在还是对于牵制清兵有一定的作用。毛文龙死后,明朝痛失大片领地,从鸭绿江到旅顺的主要城镇以及属国朝鲜,都先后被后金占领。

    皇太极进入中原,崇祯失望透顶

崇祯三年,皇太极率精骑十万成功进入中原。在遵化被攻占之后,袁崇焕才急忙赶来救援,虽然袁崇焕赶到京城,赶走了皇太极大军,保驾成功,但崇祯已经对他失望透顶:袁崇焕通敌谋反被捕,余者不问。被下了大狱。

袁崇焕是唯一一个在野战中能够击败清朝的将领。政治斗争和自身性格的问题,是他悲惨结局的原因。

第2个回答  2019-10-24

袁崇焕是一个民族英雄。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的 辽督师,生于万历十二年,死于崇祯三年,时年四十六岁。


袁崇焕年少之时,国家腐朽衰败,袁崇焕好读兵书,学习救国之道,中进士后任职福建邵武知县,虽然是一介文官,但袁崇焕仍然关心着东北边境的战况,满心热切,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投笔从戎,奔赴战场,用实际行动为国效力。


后来,袁崇焕成功成为一名武将。
他任兵部职方主事,镇守山海关,出言: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恢复锦州、鼓励百姓生产、整肃军队、为提高军队战斗力而不懈努力。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率十三万军队围攻宁远,袁崇焕血书誓师,“将士咸请死效命”,袁崇焕杀牛马、置白银犒赏士兵,退缩者杀无赦,在袁崇焕恩威并重的攻击下,众军队士气大涨,在袁崇焕的带领下,开火鸣炮,成功击退金军,努尔哈赤在返途中病重,卒。

宁远一战,奠定了袁崇焕的军事地位。
宁远一战完胜,袁崇焕官升辽东巡抚,在任职期间,袁崇焕修整军队,天启七年五月,皇太极率军攻打锦州,此时,袁崇焕的主力军都在宁远,锦州守军请求袁崇焕派兵支援,但袁崇焕认为:

宁远不固,则山海必震,此天下安危所系。

袁崇焕看出皇太极的目的就是宁远,所以坚守宁远不动摇,派骑兵四千到清军后方攻击,果然,皇太极攻锦州失败,转攻宁远,但宁远已万事俱备,只欠敌军。

在袁崇焕的精华布置下,皇太极损失惨重,灰溜溜的跑了。
宁远、锦州两战大捷,靠的不只是他的智慧和才能,还有他的民族气节和一颗爱国爱民的心。

所以,我认为袁崇焕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02
袁崇焕个人简介

袁崇焕,字元素,祖籍广西藤县,生于东莞。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

对袁崇焕点评

此段记载袁崇焕平生行事豪气且有勇有谋,特别喜欢讨论兵法,觉得自己的边关才能非常不错。有些书生志气,未曾带兵,却自我评价有守边之才。

英雄的历史悲剧如此相似

历史上每个朝代大厦将倾前,总要出一两个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而往往由于英雄手握重兵,功高震主,如不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保持与皇帝的良性互动,注定成为悲剧英雄。明朝末年抗清屡立战功的广东人袁崇焕就是这样的人。

个人观点

我认为袁崇焕在抗击后金奴尔哈赤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确,也打了很多胜仗,比如”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还因得罪魏忠贤被魏撸官,直到崇祯二次启用。崇祯将袁崇焕封为辽东最高长官,这也成了袁崇焕膨胀的必要条件,同时有很多做法不汇报朝廷。

很有争议的袁崇焕杀毛文龙一事就是如此。毛虽说有错该杀,但占据皮岛镇守东江多年,对于牵制后金有很大作用。袁杀毛属于先斩后奏。袁崇焕杀毛后又掌握不了毛手下军队,又上疏曾崇祯增加军饷(本来吃空饷是袁杀毛的罪状之一),总之是自己坑了自己。

袁崇焕提兵解奴尔哈赤围困北京后,提出其所带边兵进北京城休整,更引起了皇帝和敌对大臣的不满。更给了崇祯杀他的理由。袁崇焕在辽东还与后金发展贸易,曾于奴尔哈赤议和,反反复复,不得不令人生疑。袁带边兵欲进北京城,而强敌后金兵临城下,谁也不知道袁崇焕是否与后金里迎外合了。所以,被崇祯杀掉也就不难理解了,故袁崇焕的事迹争议了几百年。

第4个回答  2019-10-13
目前在袁崇焕这个问题上的各种史料缤纷繁杂,甚至自相矛盾甚多,因此,自从金庸在“碧血剑”中为袁崇焕翻案成为大英雄之后,袁崇焕的真实面目再次变的模糊起来。综合各种史料,在我看来,袁崇焕即使称不上“卖国”,其“民族英雄”的称号也绝对可疑。 首先来看崇祯3年杀袁崇焕的理由::“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