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科场舞弊案被查的考生,为何不将答案背下来?

如题所述

自科举创立以来,考题泄露事件层出不穷。各路“大罗神仙”、达官贵人,为了自己子孙或亲朋好友能够有个好名次,往往不择手段打通关节,连大名鼎鼎的张居正、秦桧也不能免俗。《雍正王朝》原著中,邬思道悲催的下场,或多或少就与考题泄露有关,但他的个人经历,并不能扭转考场的“陋规”。

雍正继位后,大张旗鼓地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清理各省亏空,因操之过急,被诺敏忽悠。他送了人家“天下第一巡抚”的牌匾,结果脸被打得通红。这件事让雍正吸取的教训就是,朝堂都是碌碌无为之辈,大清人才凋零,急需建设新的人才梯队。

因此,就有了第二件事,开科取士。雍正对这件事,可谓高度重视,考官人选也多方征求意见,考题也是自己亲自出的。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有个不争气的儿子——弘时,将考题泄露了,硬是把这件事给搞砸了。

“科场舞弊案”被定性的直接证据就是,考生将事先准备好的文章带入考场,结果被李卫给搜出来了。这些提前拿到考题的考生,如果直接将文章背下来,完全就能神不知鬼不觉,李卫也搜不出证据,考生也能得高分,可这些考生为何没有这样做呢?这就要从买考题的考生类别来看:

考题最开始是密封的,在开考前,理论上只有雍正知道。但弘时和张廷璐违规操作,也提前获知考题,他们也因此成了考题扩散的源头。考题在传播的过程中,会以他们为中心,分成两条线。离他们越近、关系越铁考生,知道的速度更快。

内部人员

弘时和张廷璐泄露考题,无非是为自己培植点可靠势力。因此,考题第一次泄露时,范围比较小,基本上都属于可靠关系,人数不会太多。能进入这个圈层,家庭背景不会差,否则,也没机会在第一时间接触到达官贵人。这些人当中,又能细分为两类:

一、学霸型

由于出生好,家里书香门第,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习氛围,都不会差。再经过一点个人努力,学习成绩也不赖。因为基础和学习能力好,拿到考题后,他们只用复习一下相关资料,或者提前背诵,就能轻易过关,人家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点自信。那种夹带考题的事,对自己对家庭不利,万一被发现,后果不太好。

二、学渣型

这种人,纯粹就是纨绔子弟,每天不学无术,更谈不上真才实学。但是,他们也想要功名,毕竟出身大户人家,没张文凭,面子上过不去,而且会失去很多特殊待遇。这群人,以钱财和关系开路,前面的乡试和会试,大概率也是作弊过关。

学渣如果仅仅拿到考题,其实意义也不大,他们自己不会做,会找各种人帮忙代笔。这套流程走下来,不晓得又要花多少时间,等他们拿到答案,时间已经所剩无几。再加上他们的智商以及用功程度,很难背下答案,比如,隆科多的儿子就不可能很快背诵一篇《过秦论》。

内部人员,即便人赃并获,那抓得也是学习成绩不好的、懒惰的,他们没能力,不愿意用功,只想图一时之便。

外围考生

这部分人,主要通过金钱购买,交易地点就是伯伦楼。当时没有互联网,没法同步,内容信息有时间差。这群人拿到答案的时候,考题已经成了“二手信息”,即便是真实信息,但可信度已经降低。面对这样的考题,这群外围考生心里也没底啊。

万一答案不靠谱,而自己又拼命的学习,岂不是耽搁复习时间?这就像某些年份,英语四、六级开考前,总会有些“小道消息”,买了答案的人,只是随便看看,然后用一些小技巧将答案压缩到小纸片。

花钱买试题的外围考生,本就学习能力差口气,加上对答案的“狐疑”,根本没有动力与能力去背诵长篇大论。

秋媚说: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人才,让优秀者能够脱颖而出。如果失去公平性,选上来的都是不学无术之辈,也阻断了社会流动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因为古代科举考试考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再加上考题信息传播速度慢比较低,所以没有人愿意冒很大的风险将答案背下来。
第2个回答  2020-10-08
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内部人员,即便人赃并获,那抓得也是学习成绩不好的、懒惰的,他们没能力,不愿意用功,只想图一时之便。另一种是花钱买试题的外围考生,本就学习能力差口气,加上对答案的“狐疑”,根本没有动力与能力去背诵长篇大论。
第3个回答  2020-10-08
因为他们没这个能力。作弊的考生大都不学无术,不要说背了,书都没看过几本。
第4个回答  2020-10-08
会参与这种舞弊的考生肯定自身才学不够,所以答案肯定来不及背一下,只能通过夹带的方式作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