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枣煮一下为什么有白色粉末

如题所述

红枣煮粥时有一点泡沫是正常的。但是象你说的白色粉末,没看到什么样子,不太敢确定,感觉是不正常的。新疆,尤其是南疆的枣,也就是和田、若羌、阿克苏这些地方,没处理过的枣上面会有一层土,尘土灰色或者有点发绿,这是正常的,因为离沙漠近,而且建议买这种带土的枣。
新疆枣的价格差别很大,一个主要原因是采用不同种植方法,新疆大枣的亩产差别很大,可以相差20倍。高产的枣园,单位成本就很低,价格可以做到很低。想高产,就要大量使用化肥、激素、农药、除草剂之类。农药投入的成本跟产量增加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产量高的枣,口感一般不太好。你想,一个枣吊上结1颗枣,跟结20颗枣,口感和营养能一样吗。这种枣一般装袋之前要处理,先清洗,再用糖精或者甜蜜素水泡,再烘干,装袋。吃起来就很甜了,反正一般人也不知道。但是这种枣煮的时候也不会有白色粉末出来啊。
很甜的枣,吃过之后要感觉一下,细心的人能分辨出是不是处理过的。处理过的枣,吃多了会觉得不舒服,所有的枣口感基本一样,甜,很甜。没处理过的,低产的枣,吃起来也很甜,但是每颗枣都会略有差别,可能带点微酸,或者枣皮略苦之类的,不会完全一模一样。
建议买带着土的枣,不建议买加工过的免洗枣。免洗枣即便是没调过口感,只要清洗,用的都是开水,因为自来水有细菌,清洗后枣会变质。开水烫过之后,枣已经改变了。
建议不要买特别便宜的枣,除非有便宜的理由,比如是枣园自销的,没经过任何中间环节之类。一分价钱一分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22
不知有多少邻居和我一样爱吃大枣。要命的是,一家人都爱吃,经常一袋大枣买来,三口人,坐那,边看电视边吃,两三天,一袋枣被消灭。 发现大枣有状况是春节前。一天,一人在家,无聊。天特别冷,想,煮点枣水喝。等连续剧看完,去厨房时,吃惊了。锅里全是白色的絮絮,尝了尝,没味。枣水一尝,苦。尝了尝枣,甜。煮的还是全部倒掉,没敢吃。继续冷着。 被发现状况的枣,没有再吃。 春节后,又惦记着吃枣。去了小区里另一家店,问明大枣会不会有白絮,枣水会不会发苦等,得到否定答案后,抱着试试看的心,又买了一袋。回家一煮,完蛋,一样的,白絮,水发苦,枣老甜。又是一袋枣放那。 这下有事干了,google,baidu,想问个究竟。网上说能吃,不能吃的都有。也没找到说白絮是啥东西。 大枣控大概能理解我的执着。又没几天,去药店,看见大枣,又买了。还是不死心。买回去,让老人再煮,估计怕浪费,放了五六个。白絮很少。想,估计质量好。狠买,到现在吃了三四袋了又。 前两天,听老人说,广播里说,少吃进口苹果,说上面打蜡很厉害。两三个可以刮一堆之类的。一下,如醍醐灌顶,大枣上的一定是蜡呀。 今天,有事干了,把所有之前的状况大枣,分批次煮,全都是白絮,水苦,包括药店买的,一点不少。网上一google“大枣 打蜡”啊哈,看到诸如“大枣清洗打蜡生产线”之类供应商。终于明白了。 唉,想想家人这个冬天陪自己吃了多少蜡?真真牙齿有点痒。当零食吃,煮稀饭吃... 小区里经常光顾的小店,大家真都很熟,其中一家都说,让我把枣送回去,再给包新的之类的。真不是为了来砸招牌,只是想提醒一下像我一样的大枣控。吃枣前,清水煮煮看。 或者,有专业人士可以给出好的“排蜡”建议。不知我们吃进去的蜡,是不是让我和家人的肠子,变“蜡肠”了呢? 又或者,这些白絮,是某种我“未知的营养物质”???
第2个回答  2018-08-01
红枣内有很多孔隙,水煮时孔隙里的空气遇热膨胀,通过枣皮析出。这个过程是较缓慢的,所以形成无数小泡,集合在一起看着就象白沫。
此外,红枣中含有微量的苷类物质,水煮后会有泡沫产生,就像豆浆水煮的白沫,是大豆皂苷的原因。
经常食用鲜枣的人很少患胆结石,这是因为鲜枣中丰富的维生素C,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