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狂人的形象

如题所述

本文通过狂人形象诞生、狂人特点和狂人形象意义三方面来比较研究,具体分析两篇《狂人日记》,虽然鲁迅在体裁、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都借鉴了果戈理的同名小说,但是,由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只是简单地通过”狂人”的遭遇表现当时沙俄社会的腐朽和丑恶,因此没有鲁迅运用象征的手法在其作品中将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仁义道德”概括为”吃人”以及对”吃人者”遍布在社会各处的认识等内容”忧愤深广”,更兼之鲁迅是站在启蒙人的角度对封建宗法制度进行彻底否定并表现出复杂的内涵,这更使果戈理的《狂人日记》与之相比而显得缺乏那种磅礴大气和厚重感。我们在相通之中寻不同之处,进一步探求鲁迅和果戈理《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思想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狂人形象: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所以,《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带着显著的“多疑”特征,或反过来说,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着重表现的是狂人的“多疑”。

  《狂人日记 》是1918年鲁迅先生所著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抨击出了社会中的人吃人制度,最早发表在一九一八年五月《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上。这篇文章也被收录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当中。
第2个回答  2015-01-13
鲁迅先生是中外公认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是中国新文学的开拓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1936年鲁迅逝世,上海民众不顾当局阻扰,参加吊唁,并献上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热爱。

1918年,鲁迅先生发表的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一篇反封建的战斗檄文。小说通过“狂人”所写的十三则日记,揭示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所造成的“吃人”社会。“狂人”心目中的“吃人”者有赵贵翁、古久先生、老头子、大哥之类的统治者;也有一些被统治者,犹如被知县打枷过的,被绅士掌过嘴的,被衙役占了他的妻子的,娘老子被债主逼死的,以及狼子村的佃户,等等。这些处于被人“吃”地位的人,却在不知不觉地帮同统治者“吃人”。对于“吃人”的人,狂人说:“他们的心思很不一样,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的,可是仍然在“吃”;小孩“吃人”,是“娘老子教的”。小说通过“狂人”的思维,及其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统治的“吃人”罪恶,更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从来如此的“吃人”本质。非但统治者“吃人”,而被统治者也麻木、愚昧地帮统治者去“吃”和自己一样地位的人。这就是小说最沉痛,最悲哀,最发人深省的悲剧。

狂人虽也来自“吃人”的家族,但是他觉醒了,开始挣脱“从来如此”的传统束缚,热烈向往不“吃人”的新时代,他真诚地自省:“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狂人不由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可以看出,“狂人”是一个封建家族礼教的叛逆者。然而他还不是新时代“真的人”。他对大哥还心存幻想,想“劝转”大哥放弃“吃人的心思”,显然是“狂人”思想上的一个局限。但是,“狂人”毕竟发现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也敢于对“从来如此”的旧秩序说不,喊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预言,足以反映了经受几千年沉重压迫的人们开始觉醒。

“狂人”是凝聚着时代艺术的叛逆者形象。欣赏《狂人日记》,使我们由衷地敬佩鲁迅先生的思想深刻。

以上摘选的 我认为很不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