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县的GDP怎么计算

如题所述

GDP总量的核算通常有三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就是GDP等于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总和,各产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是各产业总产值减去中间消耗。

二是收入法,就是用劳动者(个人)收入,国家税收(含规费)企业的利润和折旧三者的总和来核。

三是支出法,即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库存增加+净出口。

扩展资料: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它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GDP并不适合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状况,因为每个城市的生产总值上缴上级或国家的量都不同,所以在每个城市留下的财富就不一样。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出产的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理论上计算结果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GDP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5

GDP的核算有3种计算方法。

一、生产法核算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商业和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

二、收入法核算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

三、支出法核算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支出法增加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GDP(Y)=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通过支出法,可以从产品或劳务最终使用的去向反映出GDP的表现。

四、理论上讲,三种方法测算结果应一致,但实践中由于方法和资料来源不同,不同方法测算的结果之间会存在一些误差,国际上一般认为误差在3%左右是可以接受的区间。

五、GDP支出面正确定义:上述支出面理论是GNP的概念(请参考最上方定义GNP/GDP即可分辨;)若加入(出口-进口)净出口已经是国民生产毛额(总额)GNP的概念,净出口包含货物/劳务/汇兑等。GNP=C+I+G+(X-M)GDP=C+I+G。 

(GDP不含净出口X-M)GNP和GDP是不同的,N是national(国家/国民/全国)所有支出;D是Domestic(国内)内部支出。

扩展资料:

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出产的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理论上计算结果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4

一个县的GDP的计算公式,本地生产总值 = 私人消费 + 投资 + 政府消费支出 +(出口 - 进口)。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亦称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本地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这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1、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将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增加值相加,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2、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按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等于国内生产总值。

3、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用去向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扩展资料:

国内生产总值与宏观经济管理: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了解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中国政府在“七五”规划、“八五”规划、“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提出的国民经济增长目标以及历年年度计划中提出的国民经济增长目标也都是建立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和对经济发展情况的预测基础上的。

1998年以来我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金融政策,也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反映出来的经济增长率下滑,最终需求不足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可见,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在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产总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24

GDP的核算有3种计算方法。

从生产角度有 生产法和收入法 两种计算方法,从使用角度有 支出法 一种计算方法。

生产法核算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核算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支出法核算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支出法增加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扩展资料: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第一项为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币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医药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社会保险费等。

第二项为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划费。

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的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等。

第三项为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

第四项为营业盈余,是指常驻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7-24

一个县的GDP共有种算法,分别为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理论上三种方法的核算结果相同。

1、生产法计算公式: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2、收入法计算公式: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

3、支出法计算公式:

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产量,P1、P2……P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

Q1P1+Q2P2+……+QnPn=GDP

扩展资料:

GDP的指标意义: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核算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统计指标,也是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 心指标。它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究竟处于增长抑或衰退阶段,从这个数字的变化便可以观察到。一般而言,GDP公布的形式不外乎两种,以总额和百分比率为计算单位。当GDP的增长数字处于正数时,即显示该地区经济处于扩张阶段。

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经济领土是指由一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也就是在本国的地理范围基础上,还应包括该国驻外使领馆、科研站和援助机构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